截肢患者健康教育
住院健康指导
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截肢是一种破坏性的手术,虽然为保全生命不得已而为之,但随着肢体的残缺,身体外形不同程度的破坏,常造成相应的生理功能障碍,使患者生理能力下降,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不便,患者易产生自卑、悲观甚至厌世心理,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手术及康复的影响,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配合方法,使患者接受截肢的现实,并为术后康复和安装假肢做好心理准备。
2.术前准备指导:急诊手术应向患者说明术前备皮及禁食水的意义,取得患者的配合。择期手术的患者应指导患者进行手臂拉力和肢体功能锻炼,教会患者使用拐杖,保持正确的卧位。半骨盆切断和髋关节离断术者应告知患者术前清洁灌肠的目的为手术需进入腹腔,避免肠道感染。指导患者做床上大小便训练,向患者讲解术前晚保持良好睡眠的意义,指导患者放松训练,安静入睡。
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需取平卧位,抬高患肢,2小时后肢体放平。下肢截肢者可采用头低足高位,抬高床尾,以减轻术后残端张力,防止髋关节屈曲畸形。残肢应维持伸展位或固定于功能位。
2.饮食指导:告知家属麻醉清醒后可进流食,逐渐过渡至半流食、普食。饮食应选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胶原、微量元素及含维生素A、C的食物,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3.病情观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注意观察残端有无水肿、发红、水疱、皮肤坏死及感染的症状。向患者说明术后可能出现幻肢疼痛,引导患者注视残端,以使患者接受事实,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功能锻炼指导:鼓励患者尽早进行残端肢体的功能锻炼。如病情允许,上肢截肢患者,术后1~2天可下地活动。下肢截肢患者,术后2~3天即可练习床上坐起。5~7天后即可在他人帮助下,先扶双拐下床站立。逐渐练习3点步态扶双拐行走,即双拐向前放稳后,再移动健肢,保持双拐与健肢成一等边三角形的稳定位置。熟练后再练习健侧拄单拐行走,以增加健侧的支撑力,减少患侧的负重力,告知患者活动时间与行走距离应逐渐延长,严防初次下地不习惯而失重摔倒,致使刀口裂开,增加痛苦。嘱患者卧床期间仍需制动患肢,并逐渐进行残肢肌肉收缩练习,尽快减轻残端水肿。指导大腿截肢的患者在伤口拆线后进行残端功能锻炼:如髋关节后伸、内收、外展;指导上肢截肢者,应加强背部,胸部、肩部肌肉的锻炼;指导前臂截肢者,应加强上臂肌肉的运动;指导小腿截肢者应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指导患者术后2周刀口愈合拆线后,要每日数次用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残端,经常用手拍打、按摩或由软到硬踩蹬残端,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减少残端的敏感性,为日后安装假肢做好准备。
出院健康指导
1.嘱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并对残端给予均匀压迫,以促进残端软组织收缩。对残端进行按摩、拍打、踩称练习,取站立位,身体保持平衡。锻炼残端承受压力重力,为安装义肢做准备。
2.告知患者拆线2天后可沐浴但不可泡澡,不能去除残端角质层,继续予以弹力绷带包扎。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一般刀口愈合后3~6个月安装正规假肢,但对低恶性骨肿瘤截肢患者,应在刀口愈合后半年至1年,肿瘤无远处转移时再装配假肢。
4.嘱患者遵医嘱3个月复诊,有异常随时就诊。
(张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