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手术患者健康教育

十四、颈椎病手术患者健康教育

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颈椎病的患者因精神紧张及担心预后等原因易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应根据患者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讲解时既不否认手术的难度,也要说明手术后效果。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提供手术的耐受力。

2.生活指导: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指导患者穿戴衣物,告知患者及家属不用纽扣改用搭扣,用勺进餐,在饮水杯中插入吸管,放于床边。嘱有痉挛步态的患者行走时有陪同人员,并应使用手杖、步行器等帮助行走,防止受伤。帮助患者挑选合适型号的颈托,并示范正确的佩带方法。告知患者应用颈托的目的是限制颈椎的活动,防止颈脊髓或神经根的进一步损伤,尤其适用于颈椎不稳定的患者。告知患者起床活动时需要带上颈托,卧床时可以不用。

3.体位训练指导:拟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术中需俯卧在手术台的支架上,以两肩、上胸及两髂部为支点,胸腹部悬空以减轻腹压,减少术中椎管内出血,并有利于呼吸。术前应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方法是:将被褥与枕头垫起放置在床的中间,患者俯卧其上,头颈前倾,双上肢自然后伸,同时将小腿下方垫枕,持膝关节适当屈曲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抽搐。开始时每日10~30分钟/次,2~3/次,逐渐增加至每次2~4小时。但要注意截瘫的患者不宜进行此训练,避免加重脊髓损伤而危及生命。颈前路手术患者指导患者去枕仰卧,肩部垫枕,使颈稍后伸并制动。

4.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指导:颈椎前路手术是经内脏鞘(包括甲状腺、气管和食管)与血管神经鞘间隙抵达椎体前方,术中须将内脏鞘牵向对侧,方可显露椎体前方。显露椎体时,必须将气管长时间拉向非手术侧,对气管刺激大,尤其是颈部粗而短的患者,往往呼吸困难、咳嗽、反复吞咽困难,影响手术进行,术后患者咽痛、痰多、呼吸不畅,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系统而正确的气管推移训练可显著减低血压、心率、呼吸及吞咽次数在手术中的波动幅度,从而减少手术的风险。术前应指导患者正确练习:患者取仰卧位,枕头垫于肩下,头后伸,用第2~4指在皮外插入切口侧的内脏鞘与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地向非手术侧推移,尽量把气管及使馆推移过中线,开始用力尽量缓和,出现不适暂停后再继续,直至患者适应。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告知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及家属,头部两侧应用沙枕固定,不要做点头或左右摆动颈部动作,防止屈伸或摆动造成植骨片脱落引起脊髓受压。指导颈椎后路手术患者应在头部垫枕,保持颈部悬空不受压,有利于切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2.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全麻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普食。饮食应选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胶原、微量元素及含维生素A、C的食物,以补充足够的营养。颈椎前路手术术后24小时内进冷流食,以减少咽部充血,减少咀嚼,以防牵拉切口、摩擦咽部所致疼痛。

3.病情观察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如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有引流管的患者,指导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活动时避免打折、扭曲受压,如短时间内出血量多并伴有生命体征改变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行前路手术后一般伴有短暂的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是由于手术中牵拉所致,一般可在术后3~5天自行消失,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颈托限制颈椎活动,防止颈部脊髓或神经的进一步损伤。

4.功能锻炼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应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神经、肌肉、脊髓功能的恢复。未全瘫的患者,应活动可活动的肢体,活动应循序渐进。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患者的肩、肘腕、手指、下肢的髋膝踝和足趾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目的是促进神经和肌肉的恢复,增加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3~5天可带颈托下地活动,进行四肢肌力训练、坐位和站立位平稳训练,步行功能训练,膀胱功能和大便功能寻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训练。活动顺序是:平卧时带好颈托,床上坐起、床边站立、有人协助离床、自己行走。要循序渐进练习,保持头颈部中立位,避免突然转到头部。术后8~12周时,行颈、肩部手法按摩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逐步加强颈部的肌力。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损害后,可造成脊髓病手指间肌麻痹,致手指并拢及握拳障碍,应锻炼手的捏与握的功能。

5.并发症预防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植骨块脱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食管瘘、伤口感染、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为预防并发症,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颈椎前路术后应给予沙袋压迫伤口8小时,颈椎后路手术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水肿。各种手术术后均应制动,两侧以沙袋固定,禁止做点头或摇头动作,翻身时注意保护头颈部,要定时将颈部轻轻托起按摩。

出院健康指导

1.教给患者活动时保护颈部的方法:告知患者不要使颈部固定在任何一种姿势时间过长,避免猛力转头动作;嘱患者睡眠时注意调整枕高,平卧时不可过高使颈部过屈,侧卧时不可过低,枕高宜与一侧肩宽相平;告知患者乘坐高速行驶的汽车时不面对正前方或后方,与行驶方向垂直而坐;日常生活中注意主动加大颈部活动范围,锻炼颈肌;指导患者加强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方法是先慢慢向一侧转头至最大屈伸、旋转度外,停留数秒钟,然后缓慢转至中立位,再转向对侧。每日重复数十次。

2.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应坚持颈托以减少颈部活动,嘱患者3个月内颈部不要受压。

3.嘱患者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维持肢体功能位。

4.告知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有不适及时就诊。

(张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