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健康教育指导

二、痛风健康教育指导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由于痛风病程长且无法治愈,要与患者多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紧张消极的情绪。

2.饮食指导

(1)痛风患者应坚持科学的饮食原则,即低嘌呤、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多饮水,以减少尿酸的合成,促进尿酸排出。告知患者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浓肉汤等。急性期选用含嘌呤极低的牛奶、鸡蛋、精面、白米、蔬菜、水果等。缓解期给予正常平衡膳食,可适当选用中等量的嘌呤食物。

(2)因啤酒含有大量的嘌呤,可使血中的尿酸浓度升高,故应禁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饮料。

(3)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4)少食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5g以内。

3.休息运动指导: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当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可在病床上安放支架支托盖被,减少患部受压,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活动。

4.用药指导

(1)抗炎止痛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可减少或终止因白细胞和滑膜内皮细胞吞噬尿酸盐所分泌的化学趋化因子,对于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但其毒性大,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肝细胞损害、骨髓抑制等,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有骨髓抑制、肝肾功能不全、白细胞减少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间不可使用;治疗无效者,不可再用。若静脉使用秋水仙碱时,切勿外漏,以免造成组织坏死。

(2)抑制尿酸合成药物。主要有别嘌醇,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尿酸生成减少。使用别嘌醇除有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外,还有肝损害、骨髓抑制等,有肾功能不全者,宜减半量应用。

(3)排酸药物。主要有丙磺舒、磺吡酮、苯溴马隆,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使用期间嘱患者多饮水及碱化尿液。

5.关节护理指导

(1)当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可在病床上安放支架支托盖被,减少患部受压,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活动。若手、腕或肘关节受侵犯时以夹板固定制动,可减轻疼痛,也可在受累关节给予冰敷或25%硫酸镁液湿敷,消除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注意患部的皮肤保护,因痛风严重时可能导致溃疡发生,故要注意维持患部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2)鼓励患者定期且适度的运动,并教导患者保护关节的技巧:①运动后疼痛超过1~2小时,应暂时停止此项运动;②使用大块肌肉,如能用肩部负重者不用手提,能用手臂者不要用手指;③交替完成轻、重不同的工作,不要长时间持续进行重的工作;④经常改变姿势,保持受累关节舒适,若有局部温热和肿胀,尽可能避免其活动。

(二)出院健康指导

1.教导患者自我检查,如平时用手触摸耳廓及手足关节处是否产生痛风。

2.节制饮食,控制高嘌呤食物,不食或少食。多饮水,避免暴饮暴食。节制烟酒、不宜喝大量浓茶或咖啡。

3.积极减肥,减轻体重。坚持适当的运动量。

4.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和。注意保暖。

5.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服药,以控制痛风急性及反复发作,维持血尿酸在正常范围。

6.定期检测血尿酸值,1~3个月检测1次,以便调整药物和防治心、肾尿酸性结石。

7.继发性痛风的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肾病等原发病。

(杨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