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健康教育指导

五、肠梗阻健康教育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体位指导。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有利于胃肠积液的引流。

2.饮食指导。保守治疗者待梗阻缓解,开始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禁服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随病情好转逐渐进半流食。急性期及手术治疗者应禁食水,向患者强调禁食及胃肠减压的目的,并取得患者配合。

3.用药指导。不能随意应用吗啡、哌替啶等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4.胃肠减压指导。告知患者胃肠减压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护理措施,是用胃管吸出胃肠内的积气和积液,从而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指导患者胃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避免打折、受压、扭曲;教会患者观察胃液的方法,如有血性液体吸出,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教会患者缓解留置胃管的不适,如有恶心、咽干,进行吞咽动作。

5.腹部按摩。可适当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并遵医嘱配合应用针刺疗法,缓解疼痛。

6.呕吐观察与护理。指导家属和患者注意观察呕吐先兆,如恶心、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备好盛器。呕吐时指导患者坐起或头转向一侧,以防引起窒息。呕吐后及时漱口,擦净面部,保持清洁,

7.口腔护理指导。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者漱口,必要时行口腔护理。因禁食后,口腔分泌物减少。细菌入侵繁殖,易发生口腔炎、腮腺炎。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活动指导。全麻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后改为半卧位,使腹部放松,改善呼吸,减轻腹胀,同时使腹腔内炎性渗出物积聚在盆腔,便于局限和引流。同时鼓励患者床上多做主动运动或经常移动身体受压部位,嘱家属可适当按摩,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发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利于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2.饮食指导

(1)吿知患者术后常规应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经治疗梗阻解除及术后肠蠕动恢复正常后,拔除胃管,经口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为半流食及普食。

(2)告知患者及家属根据情况合理补充营养,恢复经口饮食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影响吻合口愈合。

3.伤口护理指导。见“术后常规健康指导”。

4.疼痛的指导。见“术后常见不适的宣教”。

5.并发症观察指导

(1)嘱患者如术后腹痛、腹胀症状不能改善,或缓解后又出现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肠瘘护理指导: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如患者感到腹部胀痛,高热,腹壁红肿,腹部伤口有粪臭液体流出,说明已并发肠瘘,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注意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发生皮炎。

出院健康指导

1.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宜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2.反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应少食粗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剧烈活动。

3.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进不洁的食物。

4.便秘者应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方法保持排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口服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

5.保持心情愉悦,每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6.加强自我监测,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7.遵医嘱定期复查,正确用药,观察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

(曹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