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健康教育指导
(一)视神经损伤健康教育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术前宣教
心理护理:严重视力障碍所造成的痛苦和不便,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在不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担心治疗效果,害怕眼睛失明,因此心理压力很大。应通过健康指导,使患者及时了解治疗方法及愈后,减轻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治疗和护理。
术后宣教
(l)体位指导:全麻未清醒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嘱患者取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伤口引流。
(2)视力观察指导;术后定时观察患者视力、视野及眼球运动情况。嘱患者视力好转前勿随意到室外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3)预防颅内感染:对鼻腔出血患者保持鼻腔清洁。忌用棉球或纱布紧塞,需用无菌敷料覆盖,浸湿后及时更换,注意头位保持引流姿势,防止逆行颅内感染。
(4)脑脊液鼻漏的宣教:
1)及时发现脑脊液鼻漏,告知患者脑脊液鼻漏常发生在术后1~7天内。如果发现鼻腔有清亮液体流出或自觉有咸味的液体流入咽部,应考虑有脑脊液鼻漏的可能,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2)避免颅内压升高:告知患者应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及打喷嚏,避免用力咳嗽、咳痰。咳痰时应先进行5~6次深呼吸,在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喉部并迅速将痰咳出。鼻腔分泌物堵塞时,可让患者张口,并向口咽后方吸气,在口咽部形成相对负压,吸咳出分泌物,以防逆行感染。必要时经口腔吸痰,禁止经鼻腔吸痰,以免损伤鼻窦加重漏渍。
3)脑脊液鼻漏患者可借助脑的重力作用封闭漏口,因此确诊为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保持正确的体位,减少脑脊液的流出。清醒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头偏向一侧避免脑脊液逆流,头高位一般持续至脑脊液鼻漏停止后3~4天。
出院健康指导
告知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1次进行门诊内镜清理术腔,清除术后术腔的肉芽水肿黏膜、血痂、滤泡组织及分泌物,控制感染,解除鼻腔粘连,保持鼻腔鼻窦的通畅引流,促使术腔黏膜尽早上皮化,以后酌情每2周或3周1次至术腔上皮化大约6个月左右。
(二)重症脑外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健康教育指导
1.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1)良肢位的摆放患者全身关节处于正确功能体位。患者头下放,在患侧肩胛下放一小枕,使肩胛骨悬空,伸肘于枕上,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轻度屈曲,肘关节下垫一小枕,膝关节外侧垫枕,使髓关节及膝关节保持内收;膝关节下垫枕,膝关节微屈曲,脚掌下垫支撑板使踝关节背屈防止足下垂。
(2)关节被动活动患者取仰卧位,被动活动各关节,活动顺序先健侧后患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幅度由小到大做各关节各方面无痛范围的轻柔被动活动。
(3)床上主动运动双手叉握。患侧拇指在上,掌心相对或健手带动患手上举过头,下肢内收外展、屈伸、桥式训练及屈膝训练。
(4)体位转换及平衡训练包括翻身、上下左右移动躯体,从仰卧到坐起等体位变换。患肢伸肘、背屈,腕向患侧倾斜保持坐位平衡
(5)站立平衡及步态训练。
(6)平衡杠内步法训练及上下阶梯等。
2.作业疗法
(1)让患者用手指快速指物或手指互相对指、画图、写字、翻纸牌等患侧上肢精细活动协调、控制能力的强化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2)生活自理能力锻炼。早期帮助患者培养主动意识,服药喝水时,用患手拿杯子,刷牙、吃饭用患手拿牙刷和筷子,洗脸时拿毛巾擦脸。另外,自己用患手锻炼梳头发、扣衣、穿脱衣服同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训练,并经常鼓励督促患者尽力去做。
3.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因而已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康复过程中。患者由于角色转换,出现焦虑、抑郁、自卑、悲观失望等情绪变化。康复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心理状态,及时开导鼓励,并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利用现身说法,使医务人员、家属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
4.饮食护理
要根据患者的基础代谢和营养状况,给予合理的营养补充,少食多餐的原则;这有助于患者康复。鼓励患者进食,少食多餐,少量多次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并注意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
(杨 萍)
(三)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健康教育指导
1.手术当日
(1)首先给家属讲解头高卧位的意义,颅内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引流口高度及原理。
(2)气管断开的必要性及保持气管切开处通畅的重要性,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湿纱布的意义,持续吸氧的益处。
(3)介绍各种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等,重点介绍甘露醇应用的目的及输注速度,告知家属不要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4)对于抽搐躁动的患者要讲解躁动的原因,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指导家属正确地加以保护、约束,并示范约束方法及技巧。
(5)此时家属较为关心的是,患者是否会留下后遗症,针对家属提出的问题,联系医生给予客观合理的解释。
(6)留置导尿管者,要保持尿管通畅。其次对患者采取的各项操作,如吸痰、更换引流袋等动作应轻柔,并告知这些操作的目的,取得家属的理解合作。
2.术后第3日给家属讲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方法。
(1)讲解翻身、叩背的重要性,并示范翻身及叩背的方法(手法、顺序及正确的时间安排)。
(2)此时常规留置胃管鼻饲流质,要给家属讲解并演示鼻饲流质的方法、速度、注意事项、食物的选择、误吸的原因后果及防止误吸的方法,讲解鼻饲前抽取胃液观察颜色的目的、方法。要求家属操作,责任护士在旁观察,并予以纠正。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家属完全掌握。每次鼻饲前,责任护士均要查看所准备的食物,并现场讲解食物准备方面的优缺点,以利家属积累相关经验,获得感性认识。
(3)讲解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预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性。演示会阴部擦洗的方法、顺序,家属回示,直到掌握正确的方法。
3.术后第7日,此时脑水肿高峰期已过,患者病情趋于平稳。
(1)发放功能锻炼知识卡片,演示给家属,由家属练习,责任护士找出不足,循序渐进,逐步掌握。
(2)安排同种病患者家属座谈会,互相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逐一解说或演示,鼓励继续做好照护工作,有困难帮助解决。
(3)再次强调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的重要性,雾化吸入的原理、方法、时间、目的。
(4)指导家属鼻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流质,增强患者的营养。讲解饮食种类的选择及加强腹部按摩以促进排便,预防便秘的重要性。
(5)演示为床上患者洗头及为男患者修面的方法,再次讲解保持患者清洁舒适的重要性。
4.术后第14日
(l)介绍促醒药物的作用、用法。采取多种方法促醒,如为患者读报、讲故事,与患者说话,为患者播放音乐节目等,并讲解针灸促醒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再次讲解翻身的好处、压疮的危害性及具体预防措施。
5.术后第30日
召开医护患(家属)三方座谈会,就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1)讲解高压氧仓的目的、作用、重要性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讲解训练恢复膀胱功能的方法。
(杨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