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健康教育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一)疾病指导及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急性腹膜炎患者往往因腹痛剧烈而蜷曲侧卧,不愿转动,患者往往感到恐惧、焦虑。因此护士要关心、同情患者的痛苦,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取得患者的配合。
2.体位指导。在无休克的状态下,患者宜取半卧位,以利腹腔渗出液、脓液积聚在盆腔,使炎症局限。因为盆腔腹膜吸收能力较上腹部弱,可减少毒素吸收,并可防止膈下脓肿。此外,半卧位时膈肌可免受压迫,有利于呼吸和循环的改善。
3.饮食指导。禁食,可减少胃肠道内容物流入腹腔,有利于控制感染的扩散,必须待肠蠕动恢复后方可进食。
4.胃肠减压观察护理指导。可减少胃肠道内积气、积液,减少胃肠内容物继续漏出,流入腹腔,有力地减轻腹胀、炎症局限,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和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管道常规护理见“术后引流管护理指导”。
5.腹痛观察护理指导。对已明确诊断的患者,可用哌替啶类止痛剂,减轻患者的痛苦。对诊断不明确的,慎用止痛药物。指导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腹痛的性质,是持续性腹痛还是间断性,有无呕吐、排气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二)术后宣教
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都是急诊入院,多毫无思想准备,手术后应进行心理疏导,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引导患者使其心理状态稳定,适应环境,正确对待疾病,并调动其积极性,同时取得家属的协助。
2.体位、活动指导。全麻未醒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6小时,待血压、脉搏平稳后改为半卧位,鼓励患者早期术后翻身、床上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力可坐于床边或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
3.饮食指导。术后禁食,因为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分泌消化功能受到抑制,一般需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流质。饮食注意不应进食蛋白质较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等,可选用米汤、菜汤等清淡流质饮食,5~6天后可进食无渣流质饮食,15天后可进食软饭。
4.伤口、引流管观察护理指导。见“术后伤口、引流管护理指导”。
5.并发症观察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体温变化及腹部症状,如有无压痛、腹胀等,以及肠蠕动恢复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出院健康指导
1.平时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
2.注意体温及腹痛情况,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
3.适当运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如突然发生腹痛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曹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