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健康指导

七、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健康指导

(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肺心病病程长,反复发作,患者大多年老体弱,患病后给家庭和个人带来许多困难,尤其是呼吸困难产生濒死感,导致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关心、了解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

2.饮食指导:(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瘦肉、豆腐、蛋、鱼、新鲜蔬菜、水果等。(2)有水肿和尿少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3)服用利尿剂时给予含钾高的食物,如橘汁、鲜蘑菇等。

3.休息运动指导:急性期卧床休息,缓解期行全身耐力训练,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骑车、健身操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4.用药指导:(1)使用利尿剂以缓慢、小量和间歇用药为原则,以防低压与血液浓缩增加循环阻力,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强心剂使用要慎重,由于长期缺氧,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降低,故疗效差、易中毒。(3)呼吸兴奋剂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使用,严重呼吸衰竭时,要慎用呼吸兴奋剂。慎用安眠镇静药,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5.疾病指导:(1)告知患者氧疗的重要性,保证患者的配合。(2)鼓励患者有效的呼吸和咳嗽、咳痰。(3)指导患者雾化吸入排痰或胸部叩击协助排痰。(4)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按时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5)协助患者制定呼吸运动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如缩唇腹式呼吸、呼吸体操训练等,改善呼吸功能。

(二)出院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刺激。

3.指导患者戒烟。

4.预防呼吸道感染。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及排痰。

6.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耐寒锻炼等,指导患者每天进行呼吸肌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7.指导患者坚持家庭氧疗。

(杨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