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常见不适的宣教

三、术后常见不适的宣教

1.疼痛。外科手术后术区切口的疼痛,往往是患者麻醉清醒后的第一感觉,术后疼痛主要是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增高导致的。术后止痛的目的在于抑制或逆转传入神经冲动引起的中枢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而不是要求达到生理和病理痛觉的完全消失,所以如果我们要求术后完全不痛是不现实的,可以指导患者采取以下方法减轻疼痛:

(1)增进交流,放松心情,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

(2)根据患者自身需求使用镇痛泵。

(3)遵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4)术后6~24小时后,病情平稳,采用半卧位,减轻腹部伤口张力。

(5)颈部手术后颈部应减少活动。

2.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常由于麻醉作用引起,腹部手术也可导致。可采取的方法有:

(1)患者呕吐时头应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入气管。

(2)呕吐后用温开水、淡茶水或漱口水清洁口腔,以免增加口腔异味,再导致恶心。

(3)可用手压合谷穴的方法亦有作用。

(4)根据情况用止吐药物。

3.腹胀。术后早期腹胀常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积气无法排出所致。随着胃肠功能的恢复,肛门排气后症状可缓解。病情允许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若术后数天仍无肛门排气、腹胀明显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4.呃逆。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受刺激引起,早期可压迫眶上缘,抽吸胃内积气、积液给予镇静或解痉药物等措施。上腹部手术患者若出现顽固性呃逆,要警惕膈下积液或感染的可能,医生通过做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

5.尿潴留。常因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尿道括约肌反射性痉挛以及患者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引起。对于术后6~8小时尚未排尿,或虽排尿但尿量少、次数频繁者,应警惕有尿潴留的发生,先稳定患者的情绪,使用热敷、轻柔按摩膀胱区,听流水声等多种方法诱导排尿,病情允许还可协助患者下床排尿,上述措施无效时行无菌导尿术,第一次放尿液不能超过1000ml。

6.发热。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手术中组织损伤、渗血渗液的吸收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有超过70%的患者术后均会发热,但体温一般不超过38℃,—般发生在术后三天内,可采取的方法是:

(1)温水擦浴全身,根据情况可用酒精擦浴。

(2)衣服有浸湿时应及时更换。

(3)可进食的患者鼓励多饮水。

(4)室内加强通风,保持舒适的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