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常见并发症宣教
术后有一些常见并发症,如出血、肺不张、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
1.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可能和术中止血不完善或结扎线脱落、创面渗血或原先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凝血机制障碍有关。少量出血时通知医生给予换药,通过加压包扎或应用止血剂即可止血;出血量大时,应加快输液,扩充血容量,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术前准备。
2.肺不张、肺炎。多发生于老年人,长期吸烟和既往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气管有一定损伤,加之胸腹部大手术后伤口疼痛,患者不愿深呼吸等原因引起肺的弹性回缩功能减退,导致肺不张、肺炎。由于这些原因,患者及家属应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术前两周应戒烟。
(2)患有呼吸道疾病,如慢支、肺气肿患者应尽量控制炎症后方可手术,术前练习缩唇式深呼吸。
(3)术后6~14小时,病情平稳后应尽早半卧位,有利于呼吸。
(4)深呼吸,吸气呼气时间比2~3∶1。
(5)胸腹部大手术患者进气吹气手术练习,每4小时练习一次,每次10~15分钟。
(6)有效咳嗽,咳嗽前家属可协助拍背。
3.下肢静脉血栓。由于手术前禁食,手术中失血、失液,术后疼痛、发热等导致体液丢失,血液浓缩,术后长期卧床,导致血流缓慢,特别是高龄患者、肥胖患者、有高血脂等患者发生率更高,可预防这一并发症的方法有:
(1)抬高下肢,双下肢垫一软枕,抬高15°~30°。
(2)病情平稳后尽早活动,活动方法见“活动指导”。
(3)能进食的患者多饮水,不进含动物脂肪过高的食品,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4.感染。手术的打击导致患者的抵抗力降低,加之安置各种导管有一定损伤作用,引起各种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其中又以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为多见。伤口感染常在手术后3~5天发生,如出现发热伴伤口疼痛加剧时,应立即通知医生,检查伤口有无红、肿、热、压痛和硬结或波动感。针对这些情况,可采用的方法有: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减少细菌数量,每4小时通风一次,每次20分钟。
(2)减少陪伴及探视人员,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安置尿管患者尽早拔除尿管。
(4)切口敷料浸湿后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更换敷料时家属应暂时离开患者,防止交叉感染。
(5)能进食的患者应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1500ml。
(赵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