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指导

一、糖尿病足健康教育指导

(一)糖尿病足预防方法

1.思想重视,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防患于未然。

2.指导患者进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锻炼。

(1)提脚尖:脚尖提起、放下,重复20次。试着以单脚承受全身力量来做。

(2)踮脚尖运动:手抓紧椅子,踮起脚尖,提起、放下,同时踮脚尖绕椅子走数圈。

(3)弯膝:手扶椅子,做10次弯膝运动,越低越好,背部保持挺直。

(4)座椅运动:双臂交叉胸前,坐下、起立重复10次。

(5)上楼梯运动:踮脚尖,快速走上楼梯。

(6)抗衡运动:面向墙,双手抵住墙,双手的高度不宜超过肩膀高度,双脚伸直在后,双臂弯曲,身体挺直,身体向前靠,重复做10次。

(二)糖尿病足日常护理

1.每日用温水和柔和的香皂洗足,涂抹润肤霜。

2.每日检查双足,按摩足及下肢,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3.足部日常检查内容 各种损伤、擦伤、水疱,皮肤干燥、郓裂,鸡眼和胼胝(老茧),皮肤温度、颜色,趾甲异常,肿胀、溃疡、感染,霉菌感染。

4.禁止赤足行走,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禁止自行处理足部疾患,需由专业人员处理。

5.糖尿病患者修剪趾甲的原则 沿趾甲缘平平地修剪趾甲,挫圆两边角。

6.剪趾甲时应注意 确保能看得很清楚,直着修剪,避免边上剪得过深,剪去尖锐的部分,不要让趾甲长得过长,不要到公共浴室修脚。

7.选择合适的鞋子。糖尿病患者选择鞋子的原则:厚底、圆头、宽松、软皮或布面、系鞋带。

(1)应在下午时间买鞋,因为脚在下午都会有一定的肿胀。

(2)买鞋时,需穿着袜子试鞋。

(3)两只脚同时试穿。

(4)穿新鞋时,20~30分钟后应脱下检查双脚是否有压红的区域或摩擦的痕迹。从每天穿1~2小时开始,逐渐增加穿戴时间,确保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5)穿鞋前,应检查鞋里是否存在粗糙的接缝或异物。不要穿外露脚趾的凉鞋,也不要赤脚穿鞋。

8.选择合适的袜子。

(1)选择使用天然材料,如棉线、羊毛等制成的袜子,最好是浅色袜子。

(2)袜子不宜太小,也不能太大。

(3)袜子的上口不宜太紧,否则会影响脚的血液循环。

(4)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否则会对脚造成伤害。

(5)做到每天更换。

(三)足部损伤的处理

1.如果脚不慎受伤,对于小的伤口,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用清水或盐水清洗伤口。

(2)轻轻拭干。

(3)用医用敷料覆盖。

(4)每天更换敷料。

注意:如果伤口在24~48小时内没有好转迹象,或局部出现红、热、肿等表现,即使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也应立即找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因为神经病变可能感觉不到任何疼痛。

2.各种足部异常变化的处理

(1)过度角化(胼胝)

①专业人员用手术刀定期进行清除。不要用角质溶解剂和偏方药膏、胶布等治疗,这些药物会腐蚀周围组织引起溃疡、坏死。

②任何胼胝只要有出血征象、变色、水疱形成等表现时,应临床紧急处理。

③为预防胼胝的发生,应穿合适的鞋子,不穿尖头鞋、高跟鞋,防止脚部受压迫和摩擦。

(2)足(趾)癣

①脚部皮肤潮湿,容易受真菌感染,发生足癣。足(趾)癣常表现为多个小的发痒水泡,有神经病变时可能无瘙痒。

②发生足癣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如脚气灵软膏、咪康唑霜等)涂于患处,应及时治疗,避免恶化造成溃烂。

③预防足癣的关键点是每天洗脚、更换袜子,穿着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3)水疱

尽量避免切开,应消毒后以敷料包扎或用无菌注射器抽排疱液,排空水疱内容物后,用消毒敷料包扎保护,水疱干瘪后形成痂皮,切勿强行剥脱。个别水疱需切开包扎给予抗生素治疗。

(杨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