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健康教育

一、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健康教育

(一)头痛健康教育指导

1.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告知药物的作用、用药方法,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依赖性或成瘾性的特点,以及长期用药的副作用。鼓励患者用松弛、理疗等方法配合药物来缓解疼痛。

2.疾病指导

(1)长期反复发作的头痛,可使患者有焦虑、紧张心理。应帮助其寻找诱因,消除紧张情绪,理解、同情患者的痛苦,教会患者保持身心放松的方法,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减少发作次数。

(2)帮助患者了解头痛的原因并告知患者可引起或加重疼痛的因素,如情绪紧张、饥饿、失眠、噪声、强光和气候的变化。偏头痛患者进食奶酪、熏鱼、酒类、巧克力也可诱发疼痛,女性患者服避孕药可加重头痛,使患者学会避免各种诱因。

(3)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听轻音乐、行气功、引导式想象、冷敷或热敷、理疗、按摩及指压止痛等方法减轻头痛。

(4)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告知患者保证充分的休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二)意识障碍健康教育指导

1.饮食指导:告知家属患者应保证营养的供给,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必要时可通过鼻饲给予流质饮食。

2.疾病指导

(1)指导家属保护患者防止可能的损伤,如癫痫发作时引起气道梗阻或误吸。为患者使用床挡,防止坠床。

(2)患者取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告知患者家属以免呕吐物误人气管造成窒息。

(3)指导家属根据不同的意识障碍程度,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纠正患者错误概念或定向力错误、辨色错误、计算错误,提供他所熟悉的物品,帮助患者恢复记忆力。

(4)告知应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通便药,以防排便时颅内压增高,引起病情变化。

(5)指导家属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一次,可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形成。

(三)言语障碍健康教育指导

1.心理指导:患有失语症的患者容易丧失对生活的勇气,可能表现为抑郁或躁狂易怒,此时患者心理异常脆弱与敏感,也最需要护理人员及家属充满爱心的帮助。护士或家属应多与患者交谈,能正确理解患者的问题并及时、耐心地解释,直至患者理解为止;护理过程中给患者列举治疗效果好的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出现悲观、失望的情绪;针对患者的积极态度,只要患者有进步就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患者会从赞扬的表情和语言中得到安慰和自信,从而增强语言训练的勇气和信心。

2.疾病指导

(1)告知患者家属语言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要积极配合。

(2)鼓励患者大声说话,告知家属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激发患者进行语言交流的欲望,患者进行尝试和获取成功时给予鼓励。

(3)告知家属选择适当的时机和训练方法,可以在散步时、做家务时或休闲娱乐时进行,以实物为教具,寓教于乐。对不能很好地理解语言的患者,配以手势或实物一起交谈,通过语言与逻辑性的结合,训练患者理解语言的能力;对说话困难的患者可以借书写方式来表达;对失去阅读能力的患者应将日常用语、短语、短句写在卡片上,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短到长教其朗读。

(4)告知家属在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时要耐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应逐渐丰富其内容,增加刺激量,才能达到语言逐渐恢复的目的。

(四)感觉障碍健康教育指导

1.心理指导:针对患者感觉障碍的程度、类型,向患者详细讲解其病情变化。安慰患者,嘱其不必紧张,消除不安感,向患者家属讲解病情,让家属了解此病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2.疾病指导

(1)告知患者及家属感觉减退的患者注意避免碰触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物体,避免烫伤、冻伤,如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对感觉过敏的患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对感觉异常者应避免抓挠,以防皮肤损伤。

(2)教给患者做知觉训练,嘱家属每天用温水40~50℃)擦洗患者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对无感知患者,用砂纸、毛线刺激触觉;用冷水、温水刺激温觉;用针尖刺激痛觉等。

(3)教会家属按摩手法,按摩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对患侧肢体又有一种感觉刺激作用,还能防止或减少局部水肿,有利于机体的康复。按摩动作要轻柔、缓慢、有节律,切不可用粗暴的手法;按摩的顺序应该从肢体的远端到近端,以利血液循环。

(4)对于深感觉障碍的患者,告知家属在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保证安全,有人陪伴,室内光线充足,穿合适的鞋,预防跌倒及外伤的发生。

(5)教会患者放松技巧,积极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

(五)运动障碍健康教育指导

1.心理指导: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消除忧郁、恐惧心理或悲观情绪,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护士及家属应关心患者,避免任何刺激和伤害患者自尊的言行,尤其在帮助患者进食、洗漱和处理大小便时不要流露出厌烦情绪;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克服困难,增强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保持自强、自尊的良好心态。

2.疾病指导

(1)告知患者及家属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指导急性期患者床上的患肢体位摆放以保持关节功能位置,防止关节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

(2)协助和督促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桥式主动运动(训练患者腿负重,抬高和放下臀部,为患者行走做准备,以防止患者在行走中的膝关节锁住)、握手(十字交叉握手,避免手的僵硬收缩)。

(3)如一侧肢体有自主运动,可以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练习坐起、翻身及患肢运动。开始时运动的强度不宜过大,以免患者痛苦而拒绝训练,应合理、适度、循序渐进。

(4)锻炼时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积极练习仰卧坐,仰卧伸手、抬腿及大小关节屈伸转动,逐渐实现站起立、行走、下蹲,并配合拉绳、提物等,逐步提高肌力。

(5)注意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手腕的屈伸、手的抓握、捻动、捏持、扣纽扣、用勺筷、翻书报等,以提高生活技能。

(6)肢体功能锻炼因有患肢肌张力过高、平衡失调等因素而较困难,故还要加强患者锻炼的意志,要顽强坚持,持之以恒。还要加强主观性训练,即让大脑发出令患肢进行各种活动的指令,进行神经冲动训练。

(张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