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在抢救过程中,随时将病情告知家属,让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消除顾虑,争得家属的理解,以取得最佳的配合。
2.饮食指导:暂禁食,病情稳定后根据具体情况喂哺。
3.用药指导
(1)肾上腺素:可直接兴奋心肌起搏组织和传导系统的β受体,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同时兴奋血管α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若心率≥100次/分,提示效果良好。
(2)多巴胺:小剂量可扩张脑、肾、肠系膜和冠状血管,对心脏无明显作用,中等剂量使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大剂量使用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3)纳洛酮:降低镇痛效应。
4.疾病指导
(1)呼吸道护理:复苏后呼吸道内仍可能有较多吸入物,加上窒息时吸入羊水、胎粪到胃内导致咽下综合征及因喂养不当引起呕吐物阻塞气道,有再次发生窒息的可能。因此对咽下综合征者插胃管,于5%葡葡萄糖溶液40ml+5%碳酸氢钠溶液10ml洗胃,减轻对胃刺激而引起的呕吐;喂奶后轻拍背部,排出吸入胃内的空气,上半身稍抬高,右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及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2)注意保暖:经复苏后的新生儿全身冰冷、体温不升、面色紫绀或苍白,可加重氧耗量,影响周围循环,并加重病情,应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5%~65%。置婴儿暖箱内保暖。
(3)预防感染:注意皮肤、眼睛、口腔、脐部、臀部清洁及护理,奶瓶奶嘴规范消毒。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4)合理喂养:窒息后基本状况良好无呕吐者,可按正常喂养,按需喂奶,以母乳为好;重度窒息或不能吸吮者,按医嘱禁食或插胃管鼻饲,鼻饲母乳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一般每次1ml/kg,每次2~3小时,如无腹胀、溢奶,且鼻饲前胃内无残留奶,可增加奶量;禁食者静脉补充营养,确保每天所需的能量供给。
5.指导家长观察了解并发症,以便及早协助医护人员发现病情变化。
(1)吸入性肺炎:由宫内或产时吸入羊水、胎粪和乳汁所致,出生后3天内特别注意观察有无气促、吸气性三凹征、呻吟、持续或间断性青紫、口吐泡沫等情况。
(2)脑损伤:脑是窒息损伤中最主要的脏器,常见脑损伤主要为颅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如有脑性尖叫、惊厥、前囟隆起、呼吸变慢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应警惕有颅内出血可能。
(3)消化道出血:窒息时因血管收缩,凝血因子消耗,加上胃肠道缺氧、缺血,导致应激性胃溃疡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因此,要注意观察有无腹胀、呕吐,以及大便的次数、量、性质、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