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绪 论
在近几年的护理工作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转变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实施整体护理中,开展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好评,体现出了护理专业在人类健康领域亦大有可为,但正如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健康教育也存在需要提高层次和水平的问题.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巩固已有的成绩,使之不断发展,是护理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书就国内医院今年来护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管理方法,健康教育的内容、技巧,以及各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指导进行了较详细地总结。
一、健康教育的实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和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人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对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民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治疗。
二、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知识的单向传播,接受对象比较泛化,且不注重信息反馈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它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根据健康问题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健康教育是连接卫生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保健措施,是全球推进“人人健康”的核心策略。
三、护理健康教育
(一)概念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护理工作者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系统教育,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配合治疗和恢复健康的行为,以配合临床、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患者自觉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积极预防疾病,以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它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只有严格执行健康教育程序,才能有效地达到向患者及家属传播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的目标。
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等;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按教育的目的或内容可分为:疾病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健康教育、生理与病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二)护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
患者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早在南丁格尔时代,护理工作就包括患者健康教育。近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概念的转变及疾病谱的转变,医疗服务体系中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对患者健康教育消费——效益的认识,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等多种因素促进了患者健康教育的发展。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患者教育成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与实施,患者健康教育已成为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护理工作,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推广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护理健康教育也将逐渐成为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护理工作。
(三)护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国外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健康教育已形成了规范的体系,是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有各种疾病护理、特殊检查、手术、出入院指导、环境介绍等书面指导材料,以及幻灯片、录音机和配套的教育设施。有的医院还成立了患者教育资源中心,向患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知识,以满足各类患者的需要;社区及网络也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方便。自1986年我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战略目标的号召,卫生部就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医院在健康教育方面有它独特的有利条件,医院是医疗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实体机构,有上门求医的患者和负责地段保健的群众,他们都急切地、自愿地接受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受教育时间;医院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社区中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健康教育由患者向社区的扩展,是院内教育向院外教育的延伸。医院参与并做好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具有任何部门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步推广系统化整体护理,患者的健康教育便成为护士的责任之一。由于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慢,对现代护理认识相对滞后,缺少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护士需要不断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面;掌握实施健康教育的交流与技巧,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不断需求,从而拓宽护理服务领域,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四)对护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是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是健康,马克思认为,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是历史的第一前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维护公民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健康不仅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一个人从生到死,整个生命过程都需要健康,并不懈地追求健康。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21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通常认为健康等于没有疾病。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完满状态”。这一定义,肯定了传统健康观中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的观点,同时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纳入了健康定义。
这是人类对自身健康认识的一个飞跃,也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正是根据健康的这一定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一系列促进人类健康的理论和学科,如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相继产生,并得到长足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研究和认识仍在继续。近年来,有人主张把“道德健康”列入健康范畴,即从道德的观念出发,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也应对社会健康承担义务,如减少吸烟、保护环境、协助社会克服危害健康的行为和因素等。对健康内涵的全面理解有助于指导和促进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
其次是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教育是一个终生的概念。一个人从躁动于母腹中的婴儿到走向生命的尽头,永远在接受着不同的教育。整个20世纪,人类创造的知识和财富比人类产生以来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和财富还要多。要掌握其中哪怕是相当较少的一部分,也需要接受极严格的系统教育和学习。一个人要终生成为受教育者,同时也要担负起教育别人的责任。21世纪对护士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要能够像打针、输液那样娴熟地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获得身体的康复,还要获得知识上的增加,护士只有完成了对病人的科学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工作,才可以说实现了对病人的整体护理。当然,这种教育还包括病人的家属及社会人员。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
科学的进步几乎把“护理”的概念引入了任何社会领域。当你在一个比较有名的Internet网站以“护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就会发现:护理的范围是多么广泛,诸如:疾病护理、生活护理、家庭护理、自我护理,还有美容护理、家具护理以及汽车护理等等,大约有数万个条目。如此众多的护理领域缘于人们对护理的广泛认识和理解。在此情形下,护士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自己的学科领域进一步扩大。护士只有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以更加全面的技术和手段为人类健康服务,才能获得社会应有的重视和理解。护理学科领域的扩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建立和发展护理健康教育学科则是当务之急。
(五)健康教育的内容
对于医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入院教育。是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病室人员、环境、工作与休息时间、住院规则等内容的介绍等。其目的是使住院病人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2.心理指导。所有住院病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病人克服这些问题,安心住院治疗。
3.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高血压病人宜用低盐饮食,发烧病人宜多饮水等。饮食指导要注意培养病人的饮食习惯。
4.作息指导。凡有活动能力的病人都应鼓励其适当的活动和休息。对需要卧床的病人也应指导其做力所能及的床上锻炼,并注意调整卧床休息与睡眠的关系,避免日间睡眠过多造成夜间失眠。
5.用药指导。应告诫病人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6.特殊指导。凡需要特殊治疗及护理的病人都应做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如对手术的病人应做好术前、术后指导。
7.行为指导。护士指导病人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8.出院指导。病人住院基本恢复健康后,在出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出院指导犹应注意预防疾病再次发生的指导。
(六)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技术和手段
1.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护理人员要特别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通过交流把治疗、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手段.护理人员可以在巡视病房、执行治疗、护理操作等过程中与患者交谈,不失时机地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常见疾病的有关预防,康复知识,包括疾病的成因,症状,有关化验,检查的目的,饮食注意事项,功能如何恢复,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副作用,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同时,也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或提一些有益的建议,缓解、解除他们的各种心理负担。这些必要的交谈会使他们感到亲切可信,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日常工作中与患者任何接触都是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机会。
2.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所患疾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内容应尽量通俗易懂,争取达到预期最佳效果。
3.通过设在门诊和病房的展板介绍卫生保健知识,以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为主,向患者及家属进行预防卫生保健知识渗透,是他们认识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改变危险行为,减少与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些疾病的发生。
4.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需要发放所患疾病相关的科普材料,如手册,书籍,报纸杂志等。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在病房配备闭路电视系统,定期播放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的知识和技能。
5.组织患者向其他病友介绍自己的康复经验,或者向患者介绍以往成功康复的病例,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6.通过护理健康教育的计划,实施,评价程序总结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通过向患者调查,护理病例讨论及对出院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总结分析等多种方式对护理健康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改进护理健康教育工作。
(七)护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选题方向
我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在进行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以加快我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
1.黄津芳(沈阳军区总医院护理部)在《中华护理杂志》1998年第11期发表《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一文,对此作了较多的阐述。其中,关于当前医院健康教育的选题方向,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
(1)对教育需求的研究。通过大样本调查,客观系统地了解我国医院病人的健康观和健康教育需求特点,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2)对教育内容的研究。根据我国病人住院时间长,教育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具体情况,研究病人在住院期间必须开展的教育内容,突出医院教育的特色。
(3)对教育形式的研究。通过教育实践,研究建立适应不同病人的教育方法,并从中筛选最佳教育形式
(4)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健康教育方法有20余种,究竟哪些适合医院教育,用什么方法和手段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对没有接受能力的病人应采用什么方法达到教育目标。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科研手段加以解决。
(5)对护士作用的研究。护士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具有哪些权力,承担什么责任,与医生应有哪些分工和协作,如何提高护士的教育能力。
(6)对教育效果的研究。在医院健康教育的管理上应建立哪些评价指标,怎样实现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7)对教育体制的研究。医院是否应建立专门的健康教育机构,在行政、管理、资金上对健康教育的实施应给予哪些必要的保证等。
2.包家明在《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第19卷第10期(总第229期)发表的《中美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比较与思考》中也提出了应拓展健康教育研究方向。美国健康教育的研究已从疾病知识教育、健康教育形式拓展到对健康教育信念、态度、行为、评价手段、伦理道德以及健康教育与经济发展、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研究。我国目前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健康教育上。包家明等(2003)认为,根据我国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现状,现阶段健康教育研究应扩展到健康教育的管理、课程设置、评价标准、健康行为及健康教育与医疗制度改革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以加快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发展速度。
(八)护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情况的分析唤起大家对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兴趣。
1.如何告诉患者“坏消息”。对象确诊为癌症这样的坏消息,医生和护士面对患者都会感到为难。传统的保护性医疗观念也束缚了医护人员的手脚。美国联邦法律规定,病人有知情权,医护人员不能以任何理由对病人隐瞒,以便病人安排自己剩余的时间,处理好财产遗嘱及有关事宜。显然,这一法律是无可挑剔的。在实际案例中,许多心理健康的病人对坏消息的承受力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强。病人在承受病魔对身体折磨的同时,不应该再受隐瞒和欺骗的心理煎熬。当然,对“坏消息”的传递,要遵循因人而异、渐进原则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要鼓励病人消除恐惧,面对现实实现精神解脱。
2.聊天也是一种治疗和护理手段吗?是的。如果我们把护理健康教育看成一件太严肃的事情,恐怕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病人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当然也有权选择治疗和护理的手段。医护人员必须充分尊重病人的这些权利。护士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聊天可以获得病人的许多信息和资料,也可以通过聊天给病人一些治疗和护理的建议。一般情况下,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病人及家属都会特别重视并遵照执行。也就是说,在聊天过程中,医护人员已经把治疗和护理的建议和方法传递给了病人,从而获得应有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3.怎样解释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几乎每个临床护士每天都会遇到病人或家属询问这方面的问题,一个护士对常用药物的了解应该不亚于一个药剂师,因为药剂师也不见得遇到如此多的询问。对这些问题的解释技巧是一个护士知识和艺术的综合表现。而这些知识和艺术都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关键看你去怎样解释这些客观事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教育对象不配合教育怎么办?良好的愿望不一定就会有最佳的效果。当教育者或受教育者一方准备不足时,教育过程便可能遇到障碍。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准备充分,是教育过程顺利进行的前提,而这种准备都需要护士来操心。即使护士都准备好了,教育过程也不见得一帆风顺。这时请注意: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
5.为什么要重视与病人家属的交流?护士的职责是照护病人,但单靠护士是难以胜任的。在临床上,病人家属及其他陪护人可能是护士最好的帮手。因此,护士要特别注重与他们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应贯穿病人就医的始终,包括病人痊愈离开医院后。有的医院管理者否认陪护人的重要性,似乎一个陪护没有才是管理到位。这显然是误区。护士有责任对病人陪护者做出安排,包括什么时候来医院,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以至于应该关心陪护人的身体、工作、生活和精神状况。
6.怎样理解操作与教育的统一性?有的护士常抱怨工作忙,没有教育的时间。但又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护士在为病人做护理操作时,总是三缄其口,很少进行交流。实际上,这时是进行病人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对病人进行说教。因为,病人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病痛的需要。在与病人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向病人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并得到安慰。因此,与病人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排除安排专门时间实施病人健康教育计划。
7.病人及家属提问你不知道的问题怎么办?病人及家属向护士提问是不受任何限制的。但护士永远不要以简单的“不知道”打发了事。“不懂”不等于“不知道”,回答“不知道”就等于“不负责”,而“不负责”是要“负责的”。对不懂的东西,首先应尽量弄懂,或负责任地告诉病人应该向谁了解情况。事后还要问病人及家属:“清楚了吗?”这样,病人及家属永远不会对你有意见。
8.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如药剂师、检验师、影像技术人员等的责任。当然,护士在这一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护士应该对病人、家属以及医嘱、特殊检查、用药等等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并注意教育内容要尽量与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的目标一致,否则容易造成教育内容或口经不一致,把好事办得不好。
(九)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需注意的问题
1.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实践证明,通过护理健康教育,可使住院患者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患者尽快达到身心等方面全面恢复。根据不完全统计,它可以使病期缩短,病床周转率提高、减少医院手术并发症及各种感染意外发生率、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社会效益明显。
2.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良好的护理健康教育效果,除了要求护理人员要全面熟练掌握一定护理技术和方法以外,还要求全体护理人员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她们必须掌握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如预防医学、护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不断学习和充实健康教育理论,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提高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适应现代化护理的发展需要。
3.医院应重视和加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护理部应重视并加强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和护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广大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护理观。护理人员要接受整体护理知识培训和定期的新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学习班、护理知识培训和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健康教育技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也要注意教育护理人员首先要规范自己的健康行为,成为实行健康行为的楷模。护理部应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健康教育中的好方法和技巧,找出问题,改进工作,尽快提高护理健康教育质量。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部门,设置专职人员负责全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张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