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健康教育指导

八、胸腔闭式引流健康教育指导

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向患者解释放置胸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患者术中配合。同事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做好详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有个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呼吸功能锻炼:讲解戒烟、咳嗽、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二)术后宣教

1.心理指导: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焦虑和恐惧。

2.体位指导: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卧位方向,靠重力引流。

3.管道护理指导

(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路是否脱落。保持水封瓶内管直立没入水中3~4cm。患者身边常规放置两把卵圆钳,告知患者一旦管道与密封瓶脱离,要立即夹闭引流管。搬动或换瓶时,应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未夹闭引流管时,不能将水封瓶提高至床面以上,以防液体逆流。家属不得自行更换引流瓶。

(2)保持引流通畅,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cm,水封瓶压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廓压力的高低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嘱患者做深呼吸或咳嗽;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不张。保证引流管不受压力和打折。

(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床旁,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及时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瓶。若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应立即用手捏闭插管出皮肤,由医生进一步处理。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或排气的情况: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若持续每小时出血量>100ml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采用负压吸引者,应经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体排出和排出量的多少,患者胸痛难忍,可能为吸引负压过大,应适当减低吸引压力。

(5)预防胸腔感染:告知患者注意有无发生感染的症状,如体温升高、畏寒、胸痛加剧等。手术伤口敷料每天更换,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伤口有无红肿热痛。

(三)拔管宣教

1.拔管指征:一般置管48~72小时后,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少于10ml,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可考虑拔管。

2.拔管时的指导: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在其吸气末由医生迅速拔管,并用凡士林油纱和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并包扎固定。

3.拔管后指导:拔管后24小时内应注意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处是否有漏气、出血和皮下气肿,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曹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