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堂鲜活灵动的数学课》简介
《上一堂鲜活灵动的数学课》这本书是由.朱燕青编著创作的,《上一堂鲜活灵动的数学课》共有398章节
1
序
本书主编朱燕青老师要我写序,看了书稿,感触良多。 这是一本小学数学教师自主实施校本研修的成果集。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恢复“教师即研究者”的本来面目,在研究的状态下...
2
前 言
作为本书的前言,首先应当对为什么选择“数学课”这一主题作出回答。 选择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参与本书撰写的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师而言,上数学...
3
目录
目 录 序 前 言 数与代数 直观教学,让思维“动”起来——“10的游戏(10的加减法)”教学实践与思考 教学前端分析 一、学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4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内容一直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怀疑它的重要性和基础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引发人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一方...
5
直观教学,让思维“动”起来——“10的游戏(10的加减法)”教学实践与思考
古猗小学 陈 蕾...
6
教学前端分析
...
7
一、学材分析
“10的游戏”是沪教版《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分与合”“加法与减法”等内容之后,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一次巩...
8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面向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设计了较多的游戏环节,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的...
9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4页。 〔教学目标〕 1.探究并掌握10的加减法。 2.从实例出发,列出形如□+a=10的式子,并求缺少的加数;从...
10
一、复习引入
1.凑十歌 2.10的分与合 3.揭示课题,并板书:10的游戏 ※设计意图:复习10的组成,以及不同形式的10的分与合,为本节课的新授做好准备。...
11
二、探究新知
1.和是10的加法 (1)看双色片,编小故事,列加法算式。 ①翻动2个双色片。 ②翻动4个双色片。 小结:通过翻动10个双色片中的一部分,能得到关于10的加...
12
三、综合应用
问题:欢欢和乐乐一起玩投球比赛。他们各投了10次,投完以后的结果如下,请问谁是胜者。 学生讨论多种算法。 小结:原来,今天学习的10的加减法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
13
四、总结全课,评价展示(略)
...
14
五、板书设计
...
15
教学后继研究
...
16
一、教后反思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还处在具体思维阶段,而他们要接触并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道桥梁。直...
17
二、改进设想
怎样凸显数学本质,训练数学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经过课后反思,笔者对这节课形成了一些改进的设想。 1.充分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数感 “10”是贯穿...
18
巧用加法表,培养推算能力——“大家来做加法”教学实践与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 杨 扬...
19
教学前端分析
...
20
一、学材分析
“大家来做加法”是沪教版《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整理与提高”单元的内容。将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的加法(共121道加法算式),以加法表的形式整体呈现,并用颜色加...
21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20以内的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也可以找到数与数之间、算式与算式之间简单的规律。 据课前调查,有部分学生仅能发现红色题(正中间的横排算式)、绿...
2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第5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加法表,在加法表中复习20以内的加法。 2.在做加法表时,观察各组算式的特点,培养观...
23
一、引入
在表格中填入加法算式。 (续表) ...
24
二、探究
1.菱形表格中的斜排算式 师:现在老师要变个魔术(PPT演示把表格转成菱形,同教材第58页表格,如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表,让我们一起来做加法。(板书...
25
三、巩固
1.利用规律算一算 师:通过研究加法表,我们发现了许多奥秘,为了方便观察我们把它放大。这些是斜排算式。你会先算哪一题?依次等于几?为什么? 生:我会先算8+0=...
26
四、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答略。 师:今天探索的只是加法表中隐藏的部分奥秘,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继续发现。...
27
教学后继研究
...
28
一、教后反思
1.借助工具,培养推算能力 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本课是对20以内加法的整理,教学中教师将0—10各数在第一行和第一列按顺序排列,让学生说出在...
29
二、改进设想
引入环节,出示一张12×12的矩形表格,将0—10各数依次排列在第一行和第一列,让学生说出在行和列的交叉点位置的加法算式。有部分学生不理解行和列,也不理解交叉位...
30
以数射线为载体,发展学生数感——“数射线(百以内的数)”教学思考与实践
古猗小学 管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