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究新知
1.解读天然气账单
师:这就是一张天然气账单,我们一起来看看。

学生汇报:
(1)本月抄码数-上月抄码数=消费量。
(2)单价×消费量(数量)=金额(总价)。
师:我们一起来用这个数量关系算算小丁丁的爸爸是否要付80元。(用计算器)
(767-735)×2.50
=32×2.50
=80(元)
(3)本年累计消费量是指一年12个月消费量的总和。
小结:我们会计算小胖家11月份天然气的应付金额,这是江老师家的账单,被弄脏了,我想知道天然气的单价,你能帮助我吗?
(4)小练习。

①独立练习。
②核对。
67.50÷(933-906)
=67.50÷27
=2.50(元)
小结:我们从天然气账单中得到了很多信息,请你拿出准备好的电费账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初步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解读电费单
师:请把你家的电费单拿出来在小组中介绍一下,说明看懂了什么信息,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
(1)(本月抄表数-上月抄表数)×倍率=本月用电量。
国家规定居民用电倍率是1;企业用电量的倍率是2倍、1.5倍等。
(2)师:安装了分时电表(早6:00到22:00,晚22:00到6:00),晚上用电的单价比白天的便宜。这样制定单价有什么好处?
(为了合理地利用电力资源,鼓励人们在用电低谷时用电)
(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尽量在晚上10:00后用电)
(3)千瓦时就是每小时的用电量,以千瓦为单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度”。
(4)白天电费金额=白天的用电量×白天的单价;
晚上电费金额=晚上的用电量×晚上的单价。
师:计算器演算为什么不一样?(人民币要保留两位小数)
电费总金额=白天电费金额+晚上电费金额。
师:这个结论对不对?拿出你家的电费单,请你验证一下。
(5)为了付款方便,把总价中的几分钱放到下个月再结算。
本月电费金额+上月结转零头-拿掉几分钱=本月应付金额。
(6)地方附加捐是指电力公司把这部分钱交给政府部门用于支持国家电网的建设。
小结:看,一张小小的电费单蕴含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其实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是为生活服务的。
(7)小练习。
选一张电费单进行演算。(用计算器)
(8)请你拿出自己家的电费账单在小组内比较一下,找出用电量最大的和用电量最小的,交流一下他们家是怎样用电的。(生比较)
(9)小组交流。
小结:我们从电费账单中得到了很多信息,为了合理地利用电力资源,尽量在晚上10:00后用电。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讨论课前从电费账单中获取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理解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式;并适时地进行节约能源的教育,养成学生节约能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