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材分析
2025年11月27日
一、学材分析
“统计表初步”是沪教版《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统计”中的教学内容。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涉及概率与统计的内容,强调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中的“真实资料”来学习统计概念。教材安排了“小丁丁班级正在调查每人最喜欢的水果”这一情境,让学生学习画“正”字和画“四竖一横”的统计方法,并根据统计结果填写记录表。但笔者认为,对于这种静态情境似乎没有必要用画“正”字的方法实时记录,换句话说这种方法既脱离实际,又费时费力。实践也证明,大多数学生愿意用举手或起立等方式来统计人数,因为这种方法更方便,画“正”字反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分析发现,画“正”字统计的方法更适合用在动态情境或时间上有延续性的统计活动中,如在十字路口统计15分钟内经过的各种车辆数,统计一个月内的天气情况等。如何在利用好教材的同时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感受统计的价值呢?本节课教师以培养统计意识、渗透模型思想为突破口,以探究活动和开放性练习为呈现形式,先通过三个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调查活动,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过程,进行数据分析,作出推断和决策,体会数据分析的价值;然后通过两个开放性练习“为什么要调查统计”和“怎样调查统计”,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统计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感悟统计思想的同时渗透模型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