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后反思
2025年11月27日
一、教后反思
课堂应该是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的场所,学生知道自己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出错、不断改错的场所。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才会如生命成长般自由、自主、自然。在课堂开始环节,我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达成数学目标。
课堂是探索的地方,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不能一味地奔向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忽视这些细节。有些错误是难求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展示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善于点拨、灵活运用和巧妙挖掘这些“问题资源”,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艺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我只捕捉到了细节,却不知道该怎么去促进动态生成。第一次试教下来,在认识线段的过程中,有学生在玩毛线,我只是制止了玩的学生,没有更多关注课堂的灵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