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进实践

二、改进实践

布鲁纳曾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第二次试教过程中,在认识线段环节,大多数学生能感知到把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能说出“线段都是直的”这一特征。有一个小男孩在玩手上的毛线时,我请他演示手中的毛线——两手斜着拉毛线,并提问:“现在他手中的一段还可以看成是线段吗?”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回答,对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斜着就不是线段这种情况,我没有立刻做出评价,而是提问:“线段的特征是什么,用自己手中的毛线拉一拉。”通过再一次的操作,学生明白了:只要把线拉直,不管位置如何,两手之间的部分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符合线段的特征。

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将毛线斜着拉直,这样的操作实际上在无形中打破了学生的固定思维,看似不经意的斜拉,唤起了学生的再度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探究欲和求知欲。让学生亲身经历“出现错误—发现错误—寻求答案”这一过程,对线段的意义及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仅充实了课堂,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给学生带来思维挑战,促进学生的发展。

@点评:

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申老师对概念教学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概念引入阶段,通过一段毛线由曲变直,加强学生对概念的感知;概念判断阶段,通过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线段,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应用阶段,通过数线段、量线段、画线段,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