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是沪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统计”中的教学内容。
有关统计的知识,沪教版教材分别安排在二、四、五年级。本课是“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的第二课时。前一课时教材通过具体形象的五种折线升降情况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并尝试作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本课时通过调整折线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的数量多少,来放大差异或缩小差异,从而根据需要更好地反映事物的具体变化。
教材呈现了小胖和小丁丁根据小亚生病时体温的变化情况制作成的折线统计图。这一对比直观效果非常好。

过去,教师和学生都认为省略一部分刻度是因为画不下的缘故。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试想只要每一格表示的数量足够大,怎会有画不下的道理?事实上,省略一部分刻度既是为了省略多余部分,更是为了留出空间以便放大差异,这才是省略一部分刻度的统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