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情分析
2025年11月27日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基础:一是他们知道三角形可以按两种不同标准分类,还知道按边分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以及“腰、底边、底角、顶角”等概念名称。这些基础知识将成为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本节课的重要铺垫。另外,学生还具备了从轴对称图形来判断三角形的对称性,以及会通过动手折探究三角形特征的能力。当然,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2)”第一课时后仍存在困惑:我搭出的三角形明明能分成三类,为什么老师偏偏要把它们归成两类?等边三角形为什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可以按角分,也可以按边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虽然已经讲解过等边三角形符合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但从学生似懂非懂的眼神中,我深深感受到疑团未解。
如何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三角形按边分就是两类?又如何让等边三角形成为学生心中毫无疑问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怎样清晰、直观地呈现出三角形按角分与按边分之间的联系?带着这些问题,经过多方思考与分析,就有了这节课的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本节课将三角形进行两种分类及动手折探究三角形的特征等活动都安排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存在困难的。但将两种分类结果合并并能用韦恩图呈现出来,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这样的探究是否会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尝试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从未有过先例,如何设计才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尝试与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