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二、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题,理解概念

小亚错拿了小巧的作业本,于是两人约定同时从相距3000米的两个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小亚平均每分钟行280米,小巧平均每分钟行22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在途中相遇?

(1)说说你从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板书:两地、同时、相向、相遇)

(2)全班讨论交流。

(3)媒体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演绎,对相向而行、途中相遇理解更深刻,真正的理解需要学生手、脑、口各种感官的配合和运用,手势的比划为学生理解两人所用时间相同作铺垫。

2.尝试画线段图

师:读题时,除了根据关键词来理解,我们还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题意。

(1)同桌合作讨论,将题目用线段图表示。(生尝试)

(2)汇报交流。

(3)动态出示规范的线段图。

(4)补充揭题。

※设计意图:在同伴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展示交流想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启发,既为进一步探究打下了良好的知识、技能与经验基础,又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知识。通过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而为列方程做了充分的铺垫,建构数学模型。

3.观察线段图,尝试问题解决

(1)学生独立尝试。

(2)交流汇报。

师: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

生:小亚的路程+小巧的路程=总路程。

媒体演示: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4.小结

我们列方程解决问题时,都是先写设句,然后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方程,最后检验,写答句。对于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我们一般会根据“小亚行的路程+小巧行的路程=总路程”这个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索解答问题的方法,在全班讨论中交流自己想法,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两人所用时间相同的特点,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媒体演示的基础上,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根据不同的思考方式,得出不同的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