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进设想
2025年11月27日
二、改进设想
拓展内容怎样让更多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整理与提高”单元承载着拓展思维的功能,孩子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因此,活动必须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反思本课中的第一个“圈、读、说”的活动,“圈、读”的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说”的活动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大多数学生能对1—100的数进行整理并发现规律,积累了数感;第二个“找不同”的游戏,游戏本身具有趣味性,让学生说出卡片上是哪一个数并找出不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实践表明,仅两个活动对整堂课来说有些单薄,不利于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活动,不利于落实“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数学发展”的理念。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拟增加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指任意格子教师即刻报数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持久性;第二个是教师指任意格子学生报数的活动,从中感受到只要掌握了数学的规律和方法就能揭开神秘的面纱,激发学生探究的深入性。
一年级学生更看重活动本身带来的体验,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想法以及做法恐怕不太适合全体一年级学生。只能慢慢来,在力图体现数学本质的同时更关注儿童本身,在感觉和认识之间架设一道桥梁,这就是更丰富、更精彩的学习活动。
@点评: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是一种“思维的知觉”。在认识百数表时必须经历一个给百数表解构的过程。为此,杨老师设计了“读数”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读数强化了行与列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百数表中隐藏的规律。杨老师还设计了“找数”的学习活动,旨在渗透坐标思想。随着标示信息的逐步减少,百数表渐渐内化到学生心中。学生借助表象,根据数与数的关系,分析已知信息,作出合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