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进实践

二、改进实践

如何让学生更快速地将两个集合图合并成一个集合图,更深入地理解合并后新的集合图的含义,更准确地接近学生解决问题的最近发展区呢?能否在教学环节中作好更有效的铺垫呢?经过思考,发现第一个环节按照原来的设计,课堂呈现出的效果很平淡,仅仅是复习旧知而已,没有起到为探究环节作好铺垫的作用,所以决定将复习引入这一环节稍作调整:7个三角形仍然呈现,原来是让学生按角、按边分一分,并得到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三角形;现在改成先让学生口头说一说三角形可以怎样分,分成哪些三角形,然后在小组里合作将7个三角形放在下面的表格里。

教师巡视,发现有些小组在合作讨论后能顺利地将7个三角形正确地放在相应的格子里,有些小组刚开始会放错一些三角形,但经共同讨论后也能调整并摆对。其中,请上来展示的一个小组代表不仅能摆对,而且将每个三角形放在哪个位置分析得非常清楚。这一环节的改动,更有利于学生思考这7个三角形怎样放既符合按角分又符合按边分,为后面探究两种分类之间的联系作好铺垫。学生从这个表格中感受到⑤号三角形只能放在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相交叉的格子里,在合并集合图时学生能正确且迅速地将等边三角形的集合圈放准位置。

总之,改进后的效果很好,学生自己也深刻感受到在这节课中得到很大的提升。

@点评:

这节课的两个探究活动令人难忘。第一个探究活动有一个很大的亮点,通过让学生折一折、想一想,发现按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可以将三角形分为两类,没有对称轴的一类是一般三角形,有对称轴的另一类是等腰三角形,进一步验证了三角形按边分成两类的道理,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在第二个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求合并集合圈并发现联系,这两个韦恩图好比学生思维的支架,学生在韦恩图中能够清楚地描述和分析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几何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