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平方数

(1)观察:点图2、点图3摆成了什么形状?

(2)动手操作:点图4可以摆成什么形状?

(3)比较:点图4和点图2、点图3摆成的形状有什么区别?

(4)用算式分别表示上面三个点图:1×2,1×3,2×2。

(5)观察、讨论: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最特殊?为什么?

(6)小结:像这样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就是平方数(板书),平方数的点图是正方形的。

(7)动手操作:10以内还有其他的平方数吗?用点图拼拼看。

(8)汇报:9是平方数,3×3;1是平方数,1×1。

(9)小结:1、4、9,它们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它们的点图都是正方形的。

(10)你还知道其他的平方数吗?说说它对应的算式是什么,想象一下它的点图是怎样的。

(11)判断:下列哪些是平方数?

25、6、9、8、64、1、100、16、40、24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观察,让学生从对“形”的初步感知,过渡到对“数”的再次感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积累数感。

2.探究平方数之间的关系

(1)猜测:4个相同的平方数拼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从哪个平方数开始考虑比较方便?

(2)学生尝试操作4个1的点图。

(3)继续探究,两人合作摆一摆:4个4能拼成什么?4个9能拼成什么?

(4)讨论、归纳:4个相同的平方数拼合在一起仍是一个平方数。

(5)电脑演示,验证:4个16、4个25分别拼成一个新的平方数。

(6)小结:4×平方数=平方数。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深化点图与数的对应关系,促使学生逐渐脱离手中的学具,形成表象印入脑海,并由此发现规律,发展了几何直观能力。

3.探究奇数与平方数之间的关系

(1)出示1的点图:至少再放几个1的点图,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点图?

(2)学生动手操作,得到:1+3=4=2×2。

(3)小组合作,探究:至少再放几个1的点图,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点图?

(4)汇报交流,寻找规律。

(5)小结: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是平方数。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从操作验证上升到理性思考,从对“点图与数”操作结果的表面观察,上升到对规律性问题的有序归纳。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探究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