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读写
1300 读作:一千三百
7009 读作:七千零九
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四千二百 写作:4200
六千零五十 写作:6050
三千零九 写作:3009
从高位写起,千位是几就写几……
中间或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
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一、教后反思
本节课虽以数的读写为主要任务,但更要重点关注学生数感的发展。从20以内的数到万以内的数,表面上看是不断地认识更大的数,但从数感的培养来看各有侧重:“认识20以内的数”重在学会数数,“认识千以内的数”突出位值计数法,“认识万以内的数”重点感受数级的发展,数感也从数字到数级渐次丰满起来。
为了有效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教师特别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类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关键在于熟记数位顺序表。只要把数字与数位顺序表中的数位对应起来去读、去写,就易于讲清读、写的方法。将数与数位对应起来的设计,应该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基于以上设计理念,教学中充分利用算盘,帮助学生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充分感知万以内的数,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万以内的数在音、形、义三方面的联系,将万以内数的组成、读法、写法融为一体,由易到难,对比教学,避免读与写的相互干扰。
1.巧用旧知,进行迁移学习
通过复习千以内数的读法,建立初步的数位顺序。引导学生借鉴千以内数的读法尝试读万以内的数,并总结出“从高位读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的基本读数方法,同时加深对数位的理解。
2.紧扣数位顺序,从具体至抽象,培养数感
数位顺序贯穿于万以内数读写的教学全过程,读数和写数更是以数位顺序作为基础,强调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读出或写出数来。只有紧扣数位顺序展开思维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
在教学万以内数的写法时,教师借助算盘将数与数位对应起来,让学生通过观察算盘理解并发现:写数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写几,几百就在百位写几,几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就在个位写几;当哪一位上没有珠时,应写零占位。利用算盘形象、直观地突破这个难点,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结合算盘理解以后,再让学生脱离算盘读、写数。从具体理解掌握到抽象理解应用,逐步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3.注重合作交流,为学生打造展示的舞台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在课堂组织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合作源于学习需要,有了“合”的必要,才有“作”的自觉。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学生需要用数牌2个8和2个0按要求摆数。在发给学生的学具中教师特地少放了一个0和一个8,那该怎么办呢?这时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找同伴合作不就有了嘛!这个活动中教师故意漏给学生学具,并且没有提出合作的要求,也没有指明与谁合作、怎么合作等。可学生不得不合作,于是自己去寻找合作伙伴,从而顺利完成任务。这个环节的设计营造出学生面临问题时的“需要”场景,这时的合作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无需再去“引”与“导”,一切尽在教师营造的“需要”中,这种不留痕迹的处理让学生的合作意识觉醒,并深刻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但整堂课学生都处于不停地读数写数的过程中,课堂有些枯燥,气氛有些沉闷,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觉的参与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习动力,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