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究新知
1.在数射线上数数
(1)认识百以内的数射线
①提出疑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数,这条数射线还放得下吗?怎样才能在数射线上把它们都表示出来?
②动画演示:将10的数射线先压缩、后延长,学生接着往下数,将百以内的数射线补充完整。
③提问:下面这些数都是什么数?(整十数)
10,20,30,40,50,…,90,100
④观察:这些整十数对应的刻度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在数射线上十个十个地计数(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并把数射线补充完整,认识百以内的数射线,明晰整十数对应的刻度线相对较长。
(2)认识个位是5的数
①在数射线上找一找5、15,说说它们的相同点。
②在数射线上找一找,像这样的数还有哪些?
③数一数这些数。(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
④观察:这些数对应的刻度线有什么特征?
⑤小结:这些数都在两个相邻整十数的正中间,我们用稍长一些的刻度线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在数射线上找出个位是5的数,并观察它们的位置及其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射线的结构特征,为其在数射线上读出不同刻度所表示的数或找出表示相应数的刻度打下基础,从而更有效地使用数射线这个数学模型。
(3)认识任意区间中的数
①出示区间50—60,找一找里面有哪些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
②数一数这些数。(从左往右数、从右往左数)
③在数射线上任选一个区间,用小红旗一边摆、一边数。(同桌合作,一人从左往右数,一人从右往左数)
※设计意图:对数射线上不同的区间,如50—60、40—50等,按单位长度逐一点数,使数序列的概念进一步得到巩固。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借助小红旗摆一摆、说一说,逐步培养数感。
2.认识相邻数、相邻的整十数、最邻近的整十数
(1)相邻数
①出示下图,猜测红旗所表示的数。

②出示不同的区间,说一说此时小红旗表示的是几,以及它的相邻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已经接触过“相邻数”的概念,可以通过18的相邻数自主迁移到百以内数的相邻数。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2)相邻的整十数
①提问:这些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18变成了48?
②小结:48恰好在40和50之间,我们把40和50叫做48的相邻整十数。
③分别找一找18、78的相邻整十数。
※设计意图:展示一段未知的区间,学生发现这些数虽然位置相同,但由于所处的区间不同,因此所表达的数也是不同的。通过在数射线上操作、观察和比较,得出“相邻的整十数”这一概念,为后续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好准备。
(3)最邻近的整十数
①找出98的相邻整十数。
②提问:如果要在数射线上尽快找到98,你会从90开始数,还是从100开始数?为什么?
③小结:就整十数而言,100到98的距离最近,所以我们把100叫做98最邻近的整十数。
④依次找出与18、48、78最邻近的整十数。
※设计意图:借助“怎样找98比较快”的疑问,顺势引出“最邻近的整十数”的概念。通过在数射线上直接观察,学生逐步习得找最邻近的整十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