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进设想

二、改进设想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如果没有思维生成,那么课堂就缺乏吸引力和灵动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低年段学生抽象思维较弱,教师应为其搭建认知的阶梯,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激活他们的形象思维。在找相邻数、相邻的整十数和最邻近的整十数时多实践,用小红旗在数射线上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加深理解。例如,在找78的相邻数、相邻的整十数和最邻近的整十数时,让学生先用小红旗在数射线上找到78,通过观察数射线很容易得出:78的相邻数是77和79,78恰好在70到80之间,因此它的相邻整十数是70和80;由于78离80相对较近,因此它的最邻近的整十数是80。

在猜数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所猜的数都记录下来,根据条件在这些数中进行筛选,使学生感受到随着条件越来越多,数的范围越来越小,也就越接近正确的结果,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首先出示“这个数的最邻近的整十数是40”,学生可能会猜测这个数是41、42、36、37等,教师将这些数都记录在黑板上;接着出示“它在30和40之间”,这时学生很容易发现刚才猜测的41、42等数不符合要求,应该擦去;最后出示“它的个位是7”,学生就很容易得出结果为37。

@点评:

数射线是沪教版教材中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数的工具。在认识10以内的数时,学生已经利用数射线学习过数的比较、找相邻数等知识。认识百以内的数时教材沿用了数射线,自然地将旧知与新知进行整合与拓展。学生在探究百以内数的过程中迁移能力得到培养,抽象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设计了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在数数中完成了数与数射线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