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话动:体会并掌握统计的方法,感悟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一:调查最喜欢的水果,初步感知统计的意义
情境:班里要举行班队活动,老师准备买些水果给大家吃。
1.老师不知道每种水果大概买多少,有什么办法呢?(调查)
2.调查是指一个一个地问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举手)
3.我们就用“举手”的方法来调查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水果。调查前,有个要求提醒大家注意:每个小朋友只能举一次手。
4.师生完成调查活动。
5.调查的人数对吗?怎样验证?
6.根据调查的结果,你觉得怎样买水果比较好?
7.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仅想到了用“举手”的方法调查最喜欢的水果,并给出了很好的购买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最喜欢的水果,让学生思考静态数据的收集方法,明确相对快捷的调查方法——举手,同时初步感知统计的意义。
活动二:调查某段时间经过的各种车辆,体会并掌握画“正”字和“四竖一横”的记录方法,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境:校门口每天都有很多车辆经过,有时会造成交通拥堵。想一想,大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到底是不是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做一个小调查。请小朋友做调查员,统计某段时间内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
1.三次播放动画。
(1)数一数,轿车、卡车、客车分别有几辆?
(2)谁来说一说,分别有几辆?
(3)一个人数三种车有点来不及,那有什么好办法吗?(分组,每组数其中一种车辆)
(4)分配任务:第1组和第2组数轿车,第3组数卡车,第4组数客车。
(5)四人小组合作,数每种车各有几辆。
(6)汇报:轿车14辆、卡车7辆、客车3辆。
(7)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个人无法完成时,就想到了合作完成任务。
2.感悟画“正”字和“四竖一横”方法的巧妙。
过渡语:小巧一个人就能完成任务,想不想看看她是怎样完成的?
(1)谁来说一说小巧是怎样记录的?(板书:“正”字记录法)
(2)小巧记录的结果对吗?如何验证?
(3)小丁丁也想到了一个办法。请小朋友们自学书本,看一看小丁丁用的是什么方法。
(4)谁来说一说小丁丁用的是什么方法?(板书:“四竖一横”记录法)
(5)比一比,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小结:它们书写简单,并且每个都是5笔,计算也方便。
(7)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校门口的交通拥堵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家长接送的轿车多,造成了交通拥堵)
(8)你会向爸爸妈妈提出什么建议呢?
(9)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不仅学会了用画“正”字或“四竖一横”的方法来记录数据,而且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拥堵原因并想出了对策。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校门口某段时间内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让学生思考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体会“正”字记录法及“四竖一横”记录法的意义,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三:调查最喜欢的学科,体验统计的全过程
情境: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你最喜欢哪门学科呢?有谁敢告诉杨老师自己不喜欢数学课?有些小朋友怎么想,就敢怎么说;有些小朋友不想直接告诉老师,这时我们可以用“无记名调查”。这种调查中既可以不透露自己的姓名,又能表达真实的想法。
1.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这种调查的全过程,所调查的科目包括:体育、自然、美术、唱游、品社。
2.明确活动要求。
(1)第一步:填写调查表;
(2)第二步:填写记录表;
(3)第三步:整理数据表。
3.刚才经历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叫做“统计”,这张表叫做“统计表”。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一下统计表。(揭示课题)
4.从统计的结果,你看出了什么?
5.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通过调查统计,我们能更加科学地说明问题,并且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一定的推断和调整。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最喜欢的学科,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丰富对统计过程的认识,并适时引导学生对统计表所呈现的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统计的作用,培养统计意识,渗透模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