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与现代舞都包含了微妙而复杂的风格

二、芭蕾与现代舞都包含了微妙而复杂的风格

科恩运用自己界定的“风格”理论,分析了芭蕾和现代舞。她说:“芭蕾的古典风格是以脚的五个位置为基础的动作。这五个位置中表现出‘向外’的本质;这通常是指两腿于髋关节处外旋,即‘外开’……没有外开,大部分古典动作词汇就无法完成;它的主要技巧即使并非不可能也是难以完成的。但如果这种外开只局限于双腿,整个身体就会看上去不协调。在地道的古典风格中,整个人看上去都是外倾的——向其他身体开放,对周围的空间开放。同时,胸腔自信地控制成垂直的,双臂似乎轻快地从肢体上抬起,头部似乎在一根长而垂直、松弛的脊椎上浮动……”谈芭蕾的古典风格从“外开”切入,的确是抓住了其最显著的动作特征——这是一种贯穿于一切芭蕾动作的倾向性特征。进一步分析“外开”,科恩指出:“外开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实用的……然而这对于一种发展于皇家宫廷中的风格却是极有道理的……其目的在于显示贵族气派而不是佣人气味(正像有人所说,芭蕾动作的一位表现重视,二位表现自信,三位是谦虚,四位是自豪,五位是艺术效果)……尽管外开对古典芭蕾举足轻重,却不是其风格特性的唯一要素。外开也是印度‘婆罗多舞’的特点,该舞双腿完全打开,躯体像古典芭蕾那样向上高提;但与芭蕾形成对比的是,舞者几乎一直保持着半蹲,全脚着地,常常还要跺入地面之中;对下肢重量的承认似乎与另一条古典芭蕾的特性——即普遍地向上冲击的特性发生了矛盾。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芭蕾女演员将自己提起来去问候诸神;印度人的观点则不同,他们的诸神是走下天界来拜访人类……”

通过古典芭蕾与印度“婆罗多舞”之“外开”的比较,科恩意在说明,即使是最显著的动作特征,也不可能“独自”构成某一类型舞蹈的风格。她全面地分析了构成古典芭蕾动作特征的其他因素,指出:“古典芭蕾中,如果支撑腿曲膝,那么就总有一个向上动作的‘起法儿’。最常见的是,整个身体被绷直,而跳跃的种类繁多,范围极大,并常为托举所扩展。脚尖技巧这种向上冲击的自然延伸,最初产生出来是为了加强展现精灵的飘动感,但其内涵是可有可无的,如与‘外开’相联系的贵族气派一般。线条的长度与夺目的光彩由于采用了脚尖而得到加强。实际上,即使没有跳跃或托举,没有脚尖技巧,我们也能确认芭蕾的古典风格;但如果没有那种尽力向上的感觉,没有那种‘征服天地般’的直立,我们就无法确认。”除了“外开”与“直立”,芭蕾的古典风格之特性还有“轻盈”“清晰”和“不言自明”,如科恩所说:“轻盈常常被看做是古典风格的一个属性,并常与直立和理智相联系,因为它涉及到了体内重心位置的高度……清晰是赋予古典风格的另一特性。任何外来的动作也无法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舞蹈演员想让我们目睹的形态、想让我们感觉的节奏上转移开去。清晰使得动作的目的性加强;在精确的空间点与精确的时间点上的延伸关系重大;作为结果的形态则常会被保持一瞬间……与清晰结伴相随的是古典风格的不言自明的特性。当然这种特性可能会表现超出自身的东西,但却总是把注意力吸引到其运动特性上去。芭蕾女演员的眼睛随着她那流动的手臂而动,或低头看着自己灵敏的双脚;男演员则欣赏舞伴的旋转,或用自己的手臂去延长她的‘阿拉贝斯’,动作因此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科恩认为还有一个要素应考虑,即“表演者为呈现某种审美图式,导致形成了一种自然发生作用的方法:为了将身体规范到这一审美图式中,有必要一开始就去掉他的人性或干脆克服掉日常生活的各种习惯……成熟的舞者是一个人为的物体,一种精确无误的工具”。上述要素中所说的“不言自明”,是指“动作设计”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传达某种意义的手段。

与芭蕾的古典风格相比,对现代舞之风格的确认要难得多。科恩说:“我们在现代舞中能找到什么共同的特性吗?……对韩芙莉来说,它是‘由内向外的运动’;在格雷姆看来,它是‘内心图画的视觉化’……坎宁汉否认舞蹈与个人经验相关,认为只是时空中的动作关联;贾德逊流派同意坎宁汉对‘表现’的轻视,但又增加了自己对技巧动作的反对。这种分裂在加剧:重视概念的舞蹈;多种手段的作品;返回格雷姆的‘原型’但没有她那说明性的结构;返回韩芙莉的抒情主义但用芭蕾的流畅代替了她那棱角分明的呼吸节奏。所有这一切都被冠以‘现代舞’……如果我们不能解释某种精髓,或许可以区别某种外部界限,而且还可能去尽力依据‘主要变换为一种方向的倾向’去做这种区别:通常,这些倾向可被看做是强调空间的过程而不是目的;强调身体的重量而不是轻盈;强调韵味的顿挫而不是流动;强调构图的失衡而不是平衡;强调过程的揭示而不是遮掩。但情况仍在随时间的流逝而发展。‘重量’的使用对于现代舞的表现主义阶段远比今天的诸种形式的风格重要得多。‘日常动作’的倡导者强调重量不是岀于戏剧性的原因,仅仅是想引起对日常动作形态的注意;泰勒常将重量与流动融为一体,其间很少在特定的空间位置上停顿;萨普则将重量与灵活同时使用;迪恩在保持重量感和对过程关注的同时,突岀了打击乐的作用和非对称性特点……”其实,如果我们对芭蕾各学派之“轻盈”特征加以分析,也能发现细微的差异;当现代舞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古典”,相信会有更稳定而明晰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