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政支农管理体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受国家和地方财政实力所限,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与现实需要之间一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政府财政支农资金实行“分块管理”的模式,部门分割严重,还使有限的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目前县级政府各部门中涉及“三农”投入的部门多达10余个(如发改委、财政、科技、农业、林业、水利、农机、扶贫办、农发办、民政、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这些部门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职能,在农业投入的立项、上级部门资金的争取、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各行其政,各自为战,缺乏沟通及配合,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出现重复和交叉,不仅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难以发挥有限投入的拳头效应,而且加大了支农资金的管理成本,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