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三大成本”
2025年09月26日
(四)降低“三大成本”
一是降物化成本:合理使用药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价格不断上涨,是农业生产成本难降的另一主要原因。按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要求,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全面推广减药、控水等一体化技术可在不减少产量的情况下,使化肥使用量减少20%~30%、总成本降低15%~20%。
二是降人工成本: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机械、新品种、新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使用率会明显提高,可降低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生产支出;一方面,以农地制度创新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通过农地入股分红等节约租金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如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农业保险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降土地成本: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通过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和发展农业服务市场,诱导代耕、代种、代管、代营、土地股份合作社,或者委托经营,把租金转化为分红,从经营的角度来讲,也是降低了土地的成本。并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方式,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交易中的信息成本。要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等降低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2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230家,其中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家庭农场达到890家,其中示范家庭农场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