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事权情况

二、教育事权情况

目前,许昌市无地方管理的高等院校,教育事权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各类教育中,市(县)两级承担事权情况为:

1.义务教育阶段情况

(1)事权情况。按照中央和省级负担、市(县)负担和各级共同负担等形式,义务教育阶段事权主要为:一是中央和省级负担事权。义务教育免课本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额负担。二是市(县)负担的事权。如教师工资、师资培训、城市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及新建改扩建、教学设备购置等。三是各级共同负担的事权。如日常公用经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农村校舍改造等。

按照以上支出事权算账,以市级为例,2017年,需市级财政负担的市级义务教育阶段支出为22371万元,主要涉及:教师工资、培训经费、校舍建设等21316万元,公用经费、困难寄宿生补助等1055万元。同时,按照政策,需承担配套补助县级11460万元,涉及: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7057万元、主城区内中小学建设补助1600万元、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208万元、东城区(魏都区、开发区、示范区、建安区)“四区”重点中小学建设项目奖补3000万元等。

(2)存在问题。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区人口快速增加,教育资源增幅不能满足新增义务教育适龄人口的需求,“大班额、入学难”和教师缺编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现象突出。一是从办学规模看,城市学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市适龄儿童逐年快速上升,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大班额、上学难问题在城市比较突出。农村学校规模小、分布散,部分小学师资力量不够,存在年级单班现象,随着大量农村学生流向城区,生源减少,部分校舍闲置。二是从基础设施看,城市学校占地面积和功能教室不足。许昌市区学校多为老牌学校,建校时间长。多数小学占地面积不足,部分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仅8.9平方米,与国家规定标准(22平方米/生)差距较大。甚至部分学校无操场和跑道,难以落实学生每天课外活动1小时规定。同时,功能室被挤占,不少学校为了增加学位,将原来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教室改为普通教室,造成部分课程无法开设。农村学校建筑面积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按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豫政办〔2016〕129号),学校校舍应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组成。大部分农村学校校舍失修,功能室设施不全,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三是从师资队伍建设看,城市学校教师缺编严重,城市学校学生快速增加,面对生源压力,各学校多采取扩班增容的形式进行化解。同时,因教师编制较少,只能通过外聘教师解决,市直仅有422名外聘教师。农村学校教师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年轻教师补充不及时,年龄结构不合理;部分学校缺乏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由其他教师兼任,学科结构不合理。

(3)解决建议。一是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落实“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小学向中心村集中、保留个别必要教学点”的要求,科学调整各级各类学校的配置比例,全面优化城区、乡镇、农村布局。二是加强寄宿学校建设。考虑到部分农村学生就学便利和教职工实际需求,整合现有教育资源,采取新建、改扩建等措施,着力在县(市)城周边和中心乡镇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寄宿制学校,并配套建设教职工周转宿舍等设施。三是加大上级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体制,在足额安排市(县)两级财政资金的同时,争取国家有关教育项目投入和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确保中小学建设需要。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学校编制管理办法,健全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各学校教学需要和学生变动情况,形成教师编制调整机制。同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缓解农村学校教师资源不足和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2.高中教育阶段情况

(1)事权情况。目前,高中教育阶段事权划分中全部为市(县)负担或各级共同负担。一是市(县)负担的事权。如教师工资、日常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及新建改扩建、教学设备购置等。二是各级共同负担的事权。如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等。

按照以上支出事权算账,以市直为例,2017年,需市级财政负担的市级高中教育阶段支出为8300万元,主要涉及:教师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培训经费、校舍建设等。并按照政策,市级承担普通高中教育配套事权230万元,涉及: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困难学生免学费免住宿费等。

(2)存在问题。随着取消普通高中择校费等政策的实施,各级对高中运行保障的投入逐步增加,带来了财政支出压力。以市级为例,从2017年起,全面取消了普通高中生择校费,高中运转经费全部改由财政拨款负担。普通高中生均经费财政负担比例由2016年530元提高至2017年1030元,直接增加财政支出约780万元,且随着生源增加和生均经费提标,支出额度将进一步加大。

(3)解决建议。建议对普通高中生均经费,参照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安排模式(中央、省、市负担比例为6∶2∶2),由中央和省级按一定比例负担,或者建议省级出台支持措施,对足额安排普通高中生均经费的县(市)给予奖补。

3.学前教育阶段情况

(1)事权情况。因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目前,学前教育阶段建设以民办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学前教育阶段主要事权划分为:一是中央和省级负担事权。如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补助等(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许昌市学前教育建设专项1750万元)。二是市(县)负担的事权。如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及新建改扩建、教学设备购置等。

按照以上支出事权算账,以市直为例,2017年,需市级财政负担的市级学前教育阶段支出为2300万元,主要涉及:教师工资、日常公用经费、培训经费、校舍建设等。同时,为支持县(市、区)学前教育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奖补。

(2)存在问题。虽然通过两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县(市、区)新建改扩建多所幼儿园,但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市区范围内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目前许昌市区范围内,市直幼儿园仅3所,容纳学龄前儿童仅为1500人左右。二是幼儿园主要以民办为主,公办较少,财政投入偏低,且民办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

(3)解决建议。根据许昌市教育三年攻坚计划,2017—2019年,全市将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100所,需投入资金6.8亿元。虽大部分资金通过社会投资解决,但市(县)仍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建议省财政对市(县)学前教育建设方面给予更多资金支持或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

4.职业教育阶段情况

(1)事权情况。职业教育阶段事权负担情况为:一是中央和省级补助事项。主要涉及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补助、职教体系建设、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等(2016年,中央和省级补助许昌市职业教育专项资金9800万元)。二是市(县)负担的事权。如教师工资、日常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及新建改扩建、专业建设、教学设备购置等。三是各级共同负担的事权。如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高职学校国家奖助学金、高职院校毕业生国家助学金贷款代偿资金等。

按照以上支出事权算账,许昌市职业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市级,2017年,市级财政负担的职业教育阶段支出为28953万元,主要涉及:教师工资、公用经费、校园建设等。同时,为支持职业教育发展,2017年,市财政安排职业教育联盟资金2000万元及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1144万元,用于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奖补。特别是为实现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我市将采取PPP模式建设职教园区,虽然该项资金在建设期不需财政负担,但进入偿还期后每年将增加一定金额的财政支出。

(2)存在问题。一是学校结构不均衡。目前,许昌市职业教育学校中,除职业技术学院在软硬件、生源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外,电气职业学院、幼儿师范学校、科技学校等院校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电气职业学院,目前仅有在校生4232人,与该校办学规模、硬件条件和招生规划等存在严重错位。二是职业教育负债巨大。仅职业技术学院和电气职业学院,目前仍未偿还债务达3.1亿元。虽然该类债务已纳入债务系统,因置换债券政策将可能于2018年到期,考虑该因素后,剩余偿债压力将全部转移至市财政。同时,考虑到高职生均经费逐步提标至12000元的因素,市财政支出压力将剧增。

(3)解决建议。一是建议省级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奖扶资金,对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20503职业教育”支出决算或生均经费安排标准较高的地方,给予补助和扶持。二是建议省级对上呼吁,对高职生均经费提标至12000元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正,或是减低标准,或是拉长政策落实的年限。三是建议省级院校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与地方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激发地方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提升发展空间和潜力。

5.高等教育阶段情况

目前,许昌市无地方管理的高等院校,许昌学院属省管院校。我市对许昌学院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2015—2019年,市财政每年安排许昌学院省市共建资金1000万元,支持其发展。二是因许昌卫校移交许昌学院,按照《许昌卫校整体移交许昌学院框架协议书》规定,2014—2023年,每年定额补助许昌学院1500万元。

6.教育均衡化发展情况

按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豫教基〔2011〕26号)的评估标准,许昌市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城区学校大班额严重,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并存。即一多三不够三浪费。“一多”:城区学校学生多,大班额问题十分严重。“三不够”:教师数量不够、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生均面积不够,大部分学校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宿舍面积、运动场地不达标;教学仪器设施设备不够,配备标准不达标。“三浪费”:教师专业结构资源浪费,教学仪器设备搁置不用浪费,学校规划不合理导致校园建设浪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逐步解决:一是许昌市将实施许昌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计划,通过整合市级财力、地方政府债券和上级转移支付等资金,并通过采取PPP模式,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二是建议省级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继续推进“全面改薄”项目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工程,并确保市(县)配套资金及时到位,改善办学条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不均衡问题,建议省级完善各项激励政策,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