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滑县学前教育工作围绕“扩大资源、调整结构、健全机构、提升质量”的整体思路,坚持公益普惠,政府主导、教育主抓、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公办民办并举,目前,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2013年全县经审批的公、民办幼儿园156所,在园幼儿数31599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65%,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99.5%。
通过积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滑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69%、78%、85.6%和86%,学前一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9.5%、99.7%、99.9%和99.99%。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91%、93%、95.5%和100%。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教育、财政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学前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幼儿园办园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前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办园主体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得到了培养和增强,幼儿园安全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前教育机构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全县学前教育的需求。但是,综合审视滑县的学前教育,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幼儿入学压力仍在逐年加大
截至2017年9月22日,滑县3~6岁学前教育阶段学龄幼儿户籍人数为85723名。截至2017年3月全县共有幼儿园753所,在园幼儿82599名。其中公办幼儿园170所,在园幼儿20506名;民办幼儿园有证311所,在园幼儿44493名;无证园272所,在园幼儿17600名。
以各项条件较好的县城为例进行剖析:截至2017年9月22日,县城城区3~6岁学前教育阶段学龄幼儿为10424名,仅有的公办园滑县实验幼儿园四个园区,2017年秋季招生情况如下:人民路园报名幼儿160名,实际入学104名;新区园报名200余名,实际录取143名,另外新华园南、北园因是新建园,今年报名幼儿220名全部录取(按规定片区范围招生),目前公办幼儿园四个园在园幼儿共计1341名,但城区在公办园就学的幼儿数量仅占3~6岁适龄儿童总数的12.86%,远远不能满足学龄儿童的就学需求。
自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我县2016年新生儿为20323人,2017年前8个月新生儿为16753人。因人口基数大,新生儿增长迅速,我县幼儿入学压力将更加突出,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均将是巨大的考验。
2.学前阶段师资力量缺口严重
滑县没有核定幼儿园教师编制,幼儿园在编教师均为中小学编制,因滑县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所以只有极个别公办幼儿园有在编公办教师,数量极少。全县幼儿教师5338名,幼师毕业教师2192名,占全县幼儿教师总数的41.06%。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1756名,占全县幼儿教师总数的32.90%。全县170所公办园,631个教学班,在园幼儿20506名,按标准共需配置教师1893名,实有教师1217名,而其中的在编教师218名,仅占全县公办园幼儿教师总数的17.91%。公办园非编999名幼儿教师及全部4121名民办幼儿教师均为临时聘用人员,占全县幼儿教师总数的95.92%。如此庞大的临聘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质与职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教师工资投入占幼儿园日常运行成本比重较大,教师工资待遇难提升进入“瓶颈”,工资低导致了教师流动性大,民办幼儿园更不愿意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增加投入,教学质量自然得不到有效保障。大多数民办幼儿园及乡镇小学附属幼儿园仅仅能提供保育的功能,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教学质量更无从谈起,民办学校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特别是乡镇小学附属幼儿园,部分老师由小学教师转岗而来,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了小学化现象。
3.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不到位,农村幼儿园基础薄弱,局部地区“入园难”和入公办园难的问题尤其突出。
在公办园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幼儿上学需求的前提下,民办幼儿园是学前教育阶段强有力的补充力量。我县的学前教育经过不断发展,幼儿园数量虽然基本可以满足幼儿入学的需求,但由于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素质问题,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仍十分突出,无法让幼儿均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4.城市规划基础配套不能满足学前教育需求
学前教育发展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未留出足够的教育用地,部分新建公办幼儿园只能以租赁场地的形式开办。随着滑县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多,县城入园幼儿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由政府投资新建的滑县实验幼儿园9个班,270人的容量已不能满足周边幼儿享受优质幼教资源的需求。特别是2011年招生时,有的家长在实验幼儿园排队7天7夜,仍不能入学,形成了信访事件。2012年4月,根据县政府县长办公会议决定〔2012〕,以租赁场地形式成立滑县实验幼儿园新区园。按照上级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等文件精神,在县城需要建一所较大规模的公办幼儿园,但我县城区由于土地等多种原因,新建公办园难以实施,为解决城区幼儿园入园难问题,2015年7月,滑县人民政府要求以租赁场地的形式成立实验幼儿园新华南园、北园。仅支付幼儿园场地租金,2014年新区园租赁场地花费42万元,2015年新区园租赁场地花费44.1万元,新华南园、北园租赁场地花费100万元,2016年三园租赁场地花费145万元。每年高昂的租赁费支出虽然由财政负担,但如果今后在城市建设中科学规划,这些支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5.财务不规范或不独立
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大多财务不独立,和小学一本账。民办幼儿园大多没有专职会计,未记账。在无规范账簿的情况下,新建、改扩建投资额无法认定。日常支出无法查实,难以确定支出成本,对于下一步财政补助的校准测算、确定造成不利影响。
6.学籍管理待规范
公办园学籍管理相对规范,录入率较高,民办园对此重视程度不足,录入率较低。为规范管理,2017年秋季新生入学后县教体局幼教办正在统一规范和录入学前阶段学生学籍。针对幼教阶段幼儿流动性大的特点,学籍可携带性应进一步提高,为下一步学前教育改革做准备、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