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建立支农绩效评价机制

(六)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建立支农绩效评价机制

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和规模上呈逐年增长趋势,要使这些巨额支农资金发挥出最佳效益,就必须逐步完善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覆盖事前申报绩效目标、事中跟踪问效、事后绩效评价全过程的、科学的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应用机制。首先,应明确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的目标定位,对财政支农机构是否经济、高效或有效地执行有关国家财政支农法规、政策进行评价,对财政支农机构实现既定财政支农救助目标的程度和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应明确财政支农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的效率性、效益性。在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时,应以资金流向为主线,以业务活动为载体,围绕财政支农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的立项、实施与效果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评价。再次,应从财政支农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入手,查阅与资金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深入村组,走访村民,对资金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与此同时,推行支农绩效评价还应引入相应的奖惩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约束力,增强绩效评价力度,逐步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由“合规”为主向“经济、效率、效益”为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