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算编制方面,以推进综合预算管理为主体,提升预算编报科学性

(一)在预算编制方面,以推进综合预算管理为主体,提升预算编报科学性

预算编制严格按照“部门报预算、财政作汇编、政府审草案、人大作审议”的总体路径和时间要求推进,在完善预算支出定额的基础上,注重财政资金统筹、专项资金整合和提高预算到位率相结合,稳步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确保预算编制科学规范。一是加大财政统筹力度。从2014年起,将财政收支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自2013年起,将中央和省级财政预分配资金全额列入年初预算,与当年市级资金统筹使用。2017年,市直财政预算中共安排上级预分配资金3.2亿元,并分解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二是推进专项资金整合。为有效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效率,在资金渠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资金管理责任不变的前提下,将资金性质相似、支持领域相同的财政资金有效整合使用。如:2017年,我们整合扶贫专项资金3亿元,支持扶贫攻坚工程;将各类涉企资金5000万元整合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等。整合科技资金6250万元,支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鼓励企业科技研发等。三是提高年初预算细化程度。对纳入部门预算的项目资金,要求各单位细化支出预算,并逐步实行以经济分类编制项目支出,如:单位的一般性项目资金,要明确到具体办公费、专用设备购置等。对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一方面,在安排配套资金、政策性资金时,每项资金均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算账标准和具体用途;另一方面,降低待分专项资金规模和占比,2017年,其他支出中安排待分专项资金占支出预算比例,较2016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逐步提高支出预算到位率。四是推进中期规划管理。从2017年起,市级预算实施了中期规划改革,并实行重点项目库管理,从预算单位填报的项目库中遴选合适项目纳入2017—2019年中期规划,以当年实际支出安排资金,增强项目资金安排准确性。对未列入规划的项目,配合中期规划实行滚动管理,将项目资金的安排由“当年研究当年支出事项”向“当年研究三年支出事项”转变。我们在批复2017年部门预算时,将2018年支出计划数一并进行了批复,作为单位编制2018年支出预算的基础和依据,增强规划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