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加强财源建设与改进税收征管紧密结合,防止财源流失
一是强化国地税合作。进一步强化国地税合作平台和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利用金税三期工程“信息管税”的优势,健全协税护税网络,挖掘潜在税源,加强对“营改增”行业监控管理,特别要强化对增值税附加税的监督管理,减少和杜绝部分纳税人钻制度漏洞出现的偷漏税现象,做到应收尽收。二是严格依法征税。加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特别是建筑企业的征管监控,加强对企业重组、清算的所得税征收;积极开展个人和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赁税收专项整治工作,着重加强对个人出租房的稽查;利用微信、支付宝等软件推进网络在线发票兑奖工作,提高个人消费索要发票的积极性,堵塞税收流失。三是加强纳税评估。进一步优化纳税评估工作,构建规范的税收征管平台。“营改增”后一方面通过加强分级分类管理,促进小规模纳税人建账、建制,规范所得税和地方税费的纳税申报行为,严格落实企业所得税管理的相关要求,逐步规范企业的账务处理,使绝大多数纳税人所得税实行查账征收。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纳税评估,强化评估绩效,主动深入企业开展纳税辅导,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使其能按所得税要求规范纳税申报,做到“以评促管、以评增收”,切实提高征管水平。四是强化综合治税。大力推进“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分工负责、综合考核”的税费保障体系建设,财政、银行、人社、国土、房管、住建等部门加强沟通衔接,打造“互联网+第三方”的综合治税模式,通过信息比对查找征管的“盲点”。充分利用现有的欠税公告、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税收违法违章处罚公示等制度措施,并加入社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偷漏税违法成本。另外,还进一步加强与工商、邮政、房管、土地、住建这些涉税信息量大的部门定期交换传递涉税信息,如工商部门等在股权转让、代开发票方面均可加强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税收的管理。
(张少敏 董文闯 孙文治 韩劲松 孙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