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不合理

(四)经济结构不合理

1.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经济成长阶段的演化趋势有方向上的一致性,能够反映区域伴随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及其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水平。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0—2016年开封市的产业结构及变化趋势。七年间,开封市均处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进程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于2015年首先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结构的转变,这表明开封市产业结构通过不断优化升级,进入了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新阶段。

分产业看,开封市三产结构虽处于不断调整中,但仍然存在着结构性问题。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偏大,第二产业比重偏低,骨干龙头企业少,产业层次不高,第三产业散而弱小,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核心竞争力弱,还处在价值链的底端;其次,三产拉动作用虽逐年提升,但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新产业、新业态占比较低,信息经济、分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培育不足,尚未形成有效支撑。

通过对三个产业对税收贡献率的测算发现:2014年三个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万元,增加的税收分别为2元、557元和1005元;2015年三个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万元,增加的税收分别为9元、570元和966元;2016年三个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万元,增加的税收分别为6元、518元和1113元。

第二、第三产业是税收的主要承担者,其中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率最大。因此,一个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越高,经济结构就越好,税收结构也相应越优化。

表1 2010—2016年开封市三次产业结构(%)

2.工业产业结构不优

开封市工业存在整体规模较小、“领头羊”企业较少、部分传统行业产业层次较低、发展粗犷、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开封市5类总量比重较大的工业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下拉力量。2015年5个行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达到40.4%,这些行业迫切需要技术改造、提质增效。

3.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在2011年增幅(48.4%)达到峰值后基本保持回落态势,至2016年回落至15.3%,回落33.1个百分点,分别比“十一五”“十二五”末回落9.8、9.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储备项目、在建项目少、投资规模较小。新兴产业和新技术投资比重较小,没有显现带动和拉动作用。企业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量较小,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2016年占比为1.3%,比“十二五”末下降0.8个百分点,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