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接模式
世界各国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已经积累许多经验。由于各国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不同,各国在公共资产管理方面也各具特色,本文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德澳模式、瑞典模式、美加模式加以综述和分析借鉴。
1.德澳模式。德国和澳大利亚始终坚持预算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德国把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预算,资本预算包括各部门可纳入资本化管理的购置支出,同时,还将地产出让、房屋出租纳入了预算管理。澳大利亚财政部不仅对资产的预算管理负责,还承担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诸如资产使用、消耗等环节,审批重要资产的处置如土地等的出售,同时,澳大利亚坚持了市场运作模式管理政府资产,由资产管理局具体负责,管理方式包括:项目管理、计划管理、整体项目服务、专家咨询、合同管理等,服务内容包括:提供办公场所、设备维护建设等,能够为政府公共部门用户提供诚实的、职业化的服务,实现政府资产的保值增值和高效利用。
2.瑞典模式。在新增资产的配置上通过预算审查来控制,对资产实行总量管理。瑞典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严格控制行政性资产的数量,从而尽量减少相应的支出,达到政府低成本化运行。一是以预算为把控手段,任何项目若未列入预算不得支出,即使遇到特殊情况需调整追加预算的,经批准后,以总额为上限不得突破。调整的预算需在下一年度补回。二是强调财政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预算加以细化。三是把量入为出作为预算原则。在公务用车上,严控数量,全瑞典属于政府的公务用车仅约十辆。其他政府资产基本实行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在房产管理上,实行市场化的经营性管理,即由国家设立四家房产经营公司,分别承担用途较为特殊的如监狱用房的管理、涉及经营大专院校用房的管理、首相官邸、驻外领事馆、展览馆和博物馆等用房的管理,另外还有涉及国家机密和安全如军事等用房的管理。这四家公司的管理职责相应由财政部国家资产管理局、工业、就业和通信部承担,并承担着三项任务:一是基本要求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充分利用资产,不存在闲置浪费现象,实现高效利用;三是实现自身经营收支盈亏平衡。为所有政府单位提供办公用房租赁,相应的房租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
3.美加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定额”,费用定额管理,购置纳入预算,各部门有使用权,处置权由同一机构行使,资产收入纳入预算。总的原则概括起来即以旧换新的增量控制、资产调拨的统筹使用、市场处置的公允透明。不仅如此,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更主要的是通过资产租用、租金纳入预算的方式控制管理。概括起来就是资产按照房产和房产以外两大类对应的管理级次和预算列支级次不同。美国联邦政府的房产由行政服务总局管理,构建、大的修缮预算列入行政服务总局的预算,而其他部门要向行政服务总局交纳租金,此项支出列入各部门预算。除房产以外的其他资产费用的列支体现在各个部门的预算中,其中政府车辆采购全部通过行政服务总局按照政府采购办法组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