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
1.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偏低,专项转移支付种类多,项目分散调整不及时。新密市2016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5.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0.5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占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66%。2016年上级给新郑市的转移支付资金206397.78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95922.35万元,占比46.47%;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10475.43万元,占比53.53%。2016年上级下达新密市专项资金10.5亿元,涉及项目482个,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58个,占项目的33%,5万元以下的项目90个,占项目的18%,最小的项目资金额仅为800元,每年多而分散的项目使得财政等相关部门无力监管。有的专项转移支付未能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或扶持领域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影响了补助政策效果。例如有些土地治理项目,今年在治理,明年就被划为建设用地,造成资金浪费。又如,随着城镇化发展及农村人口市民化,许多农村中小学校合并、迁建,但上级几乎每年都安排农村中小学校校舍维修专项资金,而城镇大批新建的学校急需资金,造成校舍维修专项资金重复浪费而新建学校建设资金不足。
2.部分资金下达晚,未配置项目经费。2016年新密市收到上级专项补助资金10.5亿元,其中11月及以后收到2.1亿元,占全年总额的20%。2016年新郑市收到上级专项转移支付206397.78万元,其中12月收到22881.89万元,占全年下达专项转移支付的11.09%;仅12月20日之后收到14451.54万元,占全年下达专项转移支付的7%。2016年荥阳市收到上级专项补助资金6.86亿元,其中11月及以后收到2亿元,占全年总额的29%。年度执行过程中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下达较慢,有些甚至在年底下达,导致财政资金无法及时发挥效益。有的上级项目资金,资金下达后,才开始审报项目,往往是第一年下资金,第二年才批复项目。上级下达的项目资金基本未配置项目经费,项目的实施,加大了相关部门的办公费等经费支出,而县级各部门经费本来就十分紧张,于是配套资金不到位和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