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低层次
从纵向看,三门峡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近年来确实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横向看,与浙江省的杭州、绍兴、诸暨、义乌、温州等地及省内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三门峡市非公有制经济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一是经济总量偏小,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336.9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26.9%。二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非公有制经济产业中资源型、粗加工型企业多,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少,初级产品、低档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名优特新产品少。三是融资贷款难,尽管各县(市)区积极采取措施使非公有制经济贷款难状况有所缓解,但并未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根本问题。四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管理粗放,机制弱化,习惯于以血缘关系为主的家庭式管理方式,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用人、创新机制,不仅制约了非公有制企业本身的发展,也影响到其在重点税源建设中主体地位作用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