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导向作用,支持农业提质增效

(二)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导向作用,支持农业提质增效

农业增量不增效、农民增产不增收,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时期遇到的现实问题。农产品多而不优,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要牢牢抓住农业提质增效条件已具备、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和转化升级时机已经成熟的机遇,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要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上精准发力,充分运用财政资金政策导向作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实现从追高产到求优质、从“随大溜”到标准化、从粗加工到新业态、从种啥吃啥到吃啥种啥的转变。在确保我省粮食供需平衡、口粮自给基础上,支持粮食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创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实施,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小麦,优化品种结构。发挥现代农业产业资金政策导向作用,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结构。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试点,发展农业多元复合经营。加大对市县政府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的财政奖补力度。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带动农民增收。支持特色优质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