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机制缺位

(六)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机制缺位

目前我国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绩效评价机制虽已启动,但还只是在探索运行阶段,对一些较大财政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尚不能全面深入地开展,就更谈不到财政支农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了。由于缺乏绩效评价机制,财政支农项目审报、批准和承办的单位或人员就少了一份压力,干好干坏一个样,效益好坏一个样,这样便导致了一些“人情项目”“关系项目”的屡禁不止,也使一些“豆腐渣”工程的责任制造者逃脱了行政责任以至法律责任的追究。另外,由于财政支农项目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到位或形同虚设,也使财政资金专款专用的严肃性受到破坏,一些地方财政支农较多的投入却没有建成相应质量的富民工程,挤占挪用现象比较普遍,不仅导致了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流失,而且为一些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