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财源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提升财源层次

(二)把财源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提升财源层次

一是提升工业经济,增强创新创税能力。以高端化为方向,坚持创新引领、科技支撑,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煤炭、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工业科技装备水平和税收贡献度。二是突破第三产业,发展新增财源。第三产业是繁荣地方经济的加速器,也是提供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鹤壁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税收贡献率明显偏低,要下大力突破,强化政策支撑、项目带动、龙头引领,利用淇河、太行山、浚县古城等丰富的资源,依托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园区、养老小镇(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新型物流、网络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经济结构层次,培育经济和税收新的增长极。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财源。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城乡一体发展的重大任务,发挥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商业区建设等财政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做大产业园区,做强特色产业,努力提升两县经济发展水平,打造经济和税收增长的新板块。四是发展中小企业,培育民营财源。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充分利用助保贷、科技贷、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等专项资金,加快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促进财源结构多元化,逐步改变税收过分依赖于骨干财源的不合理状况,不断夯实财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