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危险分级

(二)围手术期危险分级

1.用于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男性>55 岁;女性>65 岁;吸烟;血胆固醇>5.72 mmol/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为男性<55 岁,女性<65 岁)。

2.按照WH0 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140 mmHg(18.6 kPa),舒张压≤90 mmHg(12 kPa)。亦即收缩压在141 ~159 mmHg(18.9 ~21.2 kPa),舒张压在91 ~94 mmH(g12.1~12.5 kPa),为临界高血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级见表2-1-1。

(1)低危组:男性年龄低于55 岁,女性低于65 岁的1 级高血压患者,10 年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小于15%,如为临界高血压者危险性更低。该组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与非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区别。

(2)中危组:包括有不同水平的高血压和危险因素,一些患者血压水平不高但有多种危险因素,另一些患者相反,血压水平很高而无或有少量危险因素,10 年内发生心血管等并发症的比率为10%~15%。该期麻醉手术的风险与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有关,舒张压高于15.3 kPa时麻醉风险更大,有心肌梗死病史择期手术应推迟6 个月,有心脑血管损害的患者术中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和急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3)高危组:存在有3 个危险因素的1 级、2 级高血压患者或不伴有其他危险因素的3 级高血压患者,10 年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比率为20%~30%。麻醉风险较大,所以在麻醉前应详细了解病情,做好充分准备,加强麻醉中的管理,减少麻醉中和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

(4)极高危组:3 级高血压并有2~3 项危险因素,预计10 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比率超过30%,一般不宜做手术,否则术中、术后的死亡率高。

表2-1-1 高血压危险因素分级

3.2003 第七次修订高血压指南(JNC7)·该指南不仅简化了高血压分级,更强调了收缩压的重要性(50 岁以上)。其理由是: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mmHg/<90 mmHg,ISH)增加心血管事件2~4 倍,预测心血管患者转归比单纯舒张期血压(<140 mmHg/>90 mmHg,IDH)更强;②治疗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可降低脑卒中25%~40%,降低冠心病危险0 ~27%,降低心力衰竭2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