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紊乱对麻醉决策的影响

(一)凝血功能紊乱对麻醉决策的影响

1.麻醉方法选择·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选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麻醉虽然有引起组织损伤出血的危险,临床实践证明经术前充分准备,输新鲜血或凝血因子,一般均可安全进行手术麻醉,如腰麻能满足手术要求,建议用细的穿刺针,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减少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全身麻醉行气管内插管时手法要轻柔,保护口咽部黏膜。

2.麻醉药物的选择·某些凝血功能障碍者可有不同程度低血容量,因贫血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浓度低,静脉大量快速用药后易发生低血压影响心排血量。全身麻醉用药可选用地西泮、氯胺酮,或羟丁酸钠诱导,间或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阿曲库铵以助插管及维持麻醉的稳定性。Binici[14]发现,低流量比高流量七氟醚吸入麻醉在60 min 使患者APTT 延长,而120 min变化不明显,而PT 在两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神经安定镇痛药、吩噻嗪类药对凝血机制有影响,应防止过量。有报道氟哌利多对个别患者有发生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吩噻嗪类药物对血液病患者的降压作用也较正常人明显;小剂量芬太尼(10 μg/kg)可延缓纤溶,有明显镇静、镇痛作用,减轻牵拉反应。0zgul U[15]发现应用丙泊酚比异氟醚维持麻醉对右肝切除的活体肝移植供体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影响小,但都在临床安全范围内并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长时间乙醚、氟烷、甲氧氟烷可增加纤溶活性现已废弃不用。避免任何原因所致的缺氧、酸中毒,以免使血管扩张,微循环淤血增加创面渗血,对凝血功能障碍者,一切用药均应少于一般外科手术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