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

(一)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

1.实施手术与麻醉耐受性的评价

(1)高血压病程与进展情况:高血压病程越长,重要脏器越易受累,麻醉危险性越大;高血压病程虽短,但进展迅速者,即恶性高血压,早期就可出现心、脑、肾并发症,麻醉危险性很大。

(2)高血压的程度:1 级、2 级高血压(BP <180 /110 mmHg),麻醉危险性与一般患者相仿,手术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3 级高血压(BP≥180 /110 mmHg)时,围手术期发生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3)靶器官受累情况:高血压伴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麻醉手术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对于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了解有无心绞痛、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糖尿病,以及脂类代谢紊乱等合并症。

(4)拟行手术的危险程度:①高危手术(心脏危险性>5%):急诊大手术,尤其是老年人;主动脉或其他大血管手术;外周血管手术;长时间手术(>4 h)、大量体液移位和(或)失血较多等。②中危手术(心脏危险性<5%):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头颈部手术;腹腔内或胸腔内手术;矫形外科手术;前列腺手术等。③低危手术(心脏危险性<1%):内镜检查;浅表手术;白内障手术;乳腺手术等。

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首先应通过全面检查明确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特别要警惕是否为未诊断出的嗜铬细胞瘤。伴有严重器官损害的患者,在实施外科手术前,应予以详细的术前检查,衡量手术与麻醉的耐受性,并给予积极的术前准备与处理。

2.围手术期术前高血压患者处理流程(图2-1-1)

图2-1-1 围手术期术前高血压患者处理流程

3.麻醉前准备

(1)控制血压:除紧急手术外,择期手术一般应在血压得到控制之后进行,并调整受损器官功能的稳定。择期手术降压的目标:中青年患者血压控制<130 /85 mmHg,老年患者<140 /90 mmHg 为宜。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30/80 mmHg 以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 甚至125/75 mmHg 以下。但降压宜个体化,不可过度,以免因严重的低血压而导致脑缺血或心肌缺血。

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可在做术前准备的同时适当地控制血压。血压>180 /110 mmHg 的患者,可在严密的监测下行控制性降压,调整血压至140/90 mmHg 左右。情况较为复杂的患者,建议请心血管内科医师共同商议解决办法。

(2)抗高血压药物的术前应用:除ACEI 和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及利血平(至少停用7日)之外,其他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均应常规用至术前。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建立之后,可将这些药物改为静脉用药。Coria 等发现术前使用ACEI 的患者几乎100%发生诱导期低血压,如果在术日晨停用ACEI,低血压的发生率约为21%。Bertrand 等进行一项前瞻性的随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使用ACEI 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如果在术日晨仍然服用此药,全麻诱导后需要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来纠正的严重低血压事件的发生率高于那些术前一晚停药的患者。对于术日晨继续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可选择血管加压素治疗难治性低血压。虽然没有对术日晨停药的远期不良影响进行评估,还是建议采用停药至患者可以进流食(不必卧床的患者)的方法或者将口服药物改为静脉或鼻胃管给药(术后继续禁食的患者)。对于长期使用利尿剂的患者,目前主张持续用至术日晨,因为治疗1 周后,利尿剂的主要效应是小动脉舒张,而且术日晨突然停用利尿剂后,尿量的评估可能不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