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术前评估

(二)术前评估

术前访视时应了解患者病程长短、主要临床表现、疾病的严重程度、用药情况包括剂量和用药时间、漏服药物时会出现的典型表现、症状控制情况、是否应用手术治疗,以及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口干、失眠、谵妄、直立性低血压等。

帕金森病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功能,术前应关注患者是否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病变,尤其注意患者呼吸、循环及自主神经等系统的功能改变[13]

1.呼吸系统·轻中度帕金森病即可减弱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帕金森病患者面部僵硬易造成气管插管困难,胸壁肌肉强直可能会影响辅助通气[14],而吞咽困难、咽部肌肉功能障碍、呼吸肌强直、自主运动不协调等症状可导致分泌物滞留、呼吸功能不全、肺不张、误吸和呼吸道感染,这也是帕金森病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老年患者本身易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应重视围手术期胸片、肺功能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及麻醉诱导时发生反流误吸的风险,并给予足够的预防措施。

2.心血管系统·帕金森病患者心血管系统变化最常见的症状是直立性低血压,还有心律失常、低血容量及继发性水肿等。除了年龄和疾病本身,目前认为,抗帕金森病药也可使患者心血管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而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心脏应激性高,增加了直立性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此外,抗帕金森病药也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造成患者血容量相对不足,导致低血压的发生。文献报道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6%,进展期为47%[15]

3.自主神经系统·帕金森病患者的外周自主神经系统也有功能受损,因而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普遍,其原因可能是疾病、高龄、用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油脂分泌旺盛、便秘、多涎、尿失禁、吞咽困难、多汗等[16],其中,胃肠功能紊乱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是造成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之一。

4.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围手术期应用·大多抗帕金森病药物为口服制剂,包括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能药物,如左旋多巴、多巴脱羧酶抑制剂、促多巴胺释放药物、单胺氧化酶B 抑制剂和儿茶酚-0-甲基转移酶(C0MT)抑制剂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6 ~12 h,因此术前应继续服用直至手术当日晨,术后尽快恢复给药。个体化用药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原则之一,不同患者的用药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术前评估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用药种类、用药剂量和疗效。然而,对神经外科治疗手术的患者,术前12~24 h 应停药,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