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麻醉决策的影响
对麻醉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手术时机、术前准备、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复苏拔管这几个方面[4]。
对做出临床诊断或疑似的高危0SAS 患者,麻醉医师术前应对其进行详尽评估,如遇特殊情况,手术当日才进行的术前评估,麻醉医师需与手术科医师共同决定是否推迟手术,以便完善睡眠呼吸监测分析等检查,接受必要的术前治疗及干预。
对重度0SAS 患者,术前应考虑使用睡眠时经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辅助呼吸,或在患者可耐受下使用下颌前移矫正器、口腔矫治器,以及减轻体重。对CPAP 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经鼻罩无创正压通气(non 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或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常经3 个月的CPAP 或NIPPV 治疗,可缓解0SAS 导致的心血管功能紊乱和代谢异常。对于术前用药方面,一般来说0SAS 患者对各类中枢抑制药均较敏感,使用镇静药、镇痛药后有发生呼吸暂停、上呼吸道阻塞、过度镇静等危险,应慎用。如需应用镇静药,应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并给予小剂量药物,且监测Sp02 和通气状态[18]。
0SAS 患者行非0SAS 相关的矫治手术时,如满足手术要求,可选择区域阻滞麻醉,避免术中和术后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或降低其用量,易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患者的安全性。对于创伤大、操作复杂、出血多、伴有大量体液丢失及转移等的手术,以及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大的手术,均应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而0SAS 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应选择全身麻醉。
0SAS 患者行区域阻滞麻醉时,应慎用镇静、镇痛药物,并严密监测患者通气和氧合状态,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时,可选用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的强效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辅助中作用时间的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维持麻醉。
对0SAS 患者进行拔除气管导管时,可采用头高位,患者应该定向力完全恢复、对指令有反应,呛咳和吞咽反射恢复,且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完全恢复。拔管时应准备好合适的口咽或鼻咽通气道,并做好面罩辅助通气及再次气管插管的准备。对于行0SAS 矫正术的患者,拔管前还应吸尽咽喉部的分泌物,确保手术野无活动性出血。对不确定拔管后是否能良好地通气且对重新插管没有把握的患者,应预先放置气管插管引导导管再行拔管。如拔管早期患者自主呼吸欠佳,可考虑采用CPAP 通气以确保上呼吸道开放,逐步降低吸入氧气浓度直至过渡到吸入空气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