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

(四)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

MR 是瓣膜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5 个成年人中可能就有一个存在轻度的MR。1%~3%的人群中存在二尖瓣脱垂(有或无MR)。由风湿热所致的MR 通常与MS 并存。单纯MR可能是急性的,与缺血性心脏病有关,也可能是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环扩张或腱索断裂的结果。而功能性或退行性MR 是目前慢性二尖瓣反流的最主要原因。缺血性心脏病是功能性MR 的主要原因,然而退行性MR 通常是由二尖瓣黏液瘤变性引起的。慢性MR 通常能被很好地耐受直到出现失代偿,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前驱症状如疲劳,运动耐力下降,气促增加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由新发的心房颤动诱发的,这在慢性MR 患者非常常见[4]

尽管慢性MR 患者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无症状,但是MR 并非良性疾病,一些研究显示这些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Ling 等对MR 患者病程进行观察,研究数据显示,大多数患者NYHA 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并且大部分仅仅药物治疗,每年的死亡率达6.3%,63%的患者10年后出现心力衰竭,30%的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猝死风险也增加。在最近针对MR 患者(43%有严重的MR)的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中,5 年心脏事件死亡率为33%(心因性,心力衰竭或者新发心房颤动)。年龄增加、糖尿病和严重MR 是独立危险因素。严重MR 患者围手术期心力衰竭(20%)和心房颤动(14%)的风险最大。在缺血性MR 和左心室功能降低的患者这些风险进一步增加[19]

已经证明B 型利钠肽(BNP)血清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和预后相关,特别是在AS 和MR。关于其水平增高在危险分层中的证据,目前仍然有限[20]